新正久不至沙上园诗以寄兴

归来无日不窥园,何事春初独掩门。

每为雨师兼酒债,却孤山郭与沙村。

疏林迸玉储新刻,曲水流花涨旧痕。

欲假天公放晴霁,杖藜徐步武陵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奈。首句“归来无日不窥园”,表达了诗人对园中景色的热爱,无论何时都渴望一睹其风采。然而,“何事春初独掩门”一句,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春天万物复苏之际,他却独自关闭了通往园子的大门,似乎在逃避什么,又或是等待着什么。

接下来的“每为雨师兼酒债”,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雨师”可能象征着不可控的自然力量,而“酒债”则暗示了诗人借酒消愁的生活方式。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既带来了困扰,也提供了一种暂时的慰藉。

“却孤山郭与沙村”一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与外界的隔绝感。山郭与沙村,本应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但在诗人心中却成了孤独的象征。这种孤独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疏林迸玉储新刻,曲水流花涨旧痕”描绘了园中景致的美丽与变化。疏林中的泉水如同玉石般清澈,新刻的痕迹仿佛记录着时间的流转;弯曲的溪流中,花朵随水波起伏,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故事。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映照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与敏感。

最后,“欲假天公放晴霁,杖藜徐步武陵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让天空放晴,给自己带来一片宁静与祥和。同时,他打算慢慢行走于武陵源,这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行动,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探索与释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挣扎。它不仅是一次对外在世界的观察,更是一次对内在情感的深刻挖掘。

收录诗词(66)

陈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至日雨中游园

时当夏至不闻雷,剩有霏霏雨熟梅。

旋摘园茶烹石鼎,满㪺泉水涤山罍。

云横远岫形如画,风送啼猿响若孩。

怪底笔端多窘涩,由来万卷未淹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石竹岩

寻真曾向鲤湖游,十二珠帘翠欲流。

此日輶车过石竹,千年胜槩壮丹邱。

层厓云染四时紫,古洞风生六月幽。

犹有浮名驱未得,刀圭未识肯分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浅斋郭宪副进表之京

乌府先生拥使旌,玉函驰献片帆轻。

滩声入夜怀增壮,树色经秋眼倍明。

红日喜瞻双凤阙,白云遥指万安城。

莫因家庆频留恋,还慰南闽伫望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诸弟侄诗

科第寥寥廿七年,客乡长望好音传。

竹林此际成愁绝,池草当时有梦牵。

对酒强歌青玉案,因风懒寄白云笺。

也知人众回天定,珍重来贤好勉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