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堂独坐怀琳老二首(其一)

闻道年来多掩关,高情定满渺瀰间。

秋风不怕清难忍,晓日应分暖伴閒。

欲唤扁舟弄云水,已疑小阁厌溪山。

东堂枉把归来赋,惭愧寒空倦翮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听说近年来你常常闭门不出,高尚的情操定然充盈在广阔的空间。
秋风吹过,虽然清冷却难以抵挡,清晨的阳光应该会带来温暖陪伴你的闲暇时光。
想划船漫游云水之间,又怀疑小小的书斋已经厌倦了溪流和山峦。
你在东堂写下归来的诗篇,我却惭愧自己像疲倦的鸟儿,只能在寒冷的天空中倦怠地归巢。

注释

掩关:闭门不出,指隐居或专心学术。
渺瀰间:广阔的空间,形容心境宽广。
晓日:清晨的太阳。
厌溪山:对溪流和山峦感到厌倦,可能暗示厌倦世俗生活。
东堂:书房或主人居住的地方。
寒空倦翮:比喻疲惫的心境,如同倦飞的鸟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东堂独自沉思,怀念远方友人的情景。开篇两句“闻道年来多掩关,高情定满渺瀰间”表明时间流逝,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如同山涧中的清泉,虽然隔绝却始终存在。接着,“秋风不怕清难忍,晓日应分暖伴閒”则写出词人在秋天的寒风中,不畏严寒,只希望能够感受那份温暖的陪伴。

诗的后半部分“欲唤扁舟弄云水,已疑小阁厌溪山”表达了词人想要召唤小船,在云雾之中与水相伴,却又对那小阁中的溪流山色产生了一种厌倦感。最后,“东堂枉把归来赋,惭愧寒空倦翮还”则是词人在东堂里拿起笔墨想要写下归来的情感,但却感到惭愧,因为那天空的寂寞和翅膀的疲惫,让他不再有飞翔的勇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词人孤独、怀旧以及对于友情的深切思念。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是一篇表达深沉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仙居寺

潇洒仙居院,楼台烟霭中。

夜泉清浸月,午铎冷摇风。

转目已成昨,累名俱是空。

一尊林下醉,此兴与谁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代人和孟羽

东野多穷辄自鸣,半生云水共将迎。

朝廷纤悉收遗老,笔势巉岩压后生。

天上恩袍新草色,道傍诗句古钟声。

出秦壮思磨锋锷,欲破刘郎五字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代人和御制上巳锡宴诗(其一)

赐禊追三日,闻莺啭万年。

恩深重湛露,气暖入非烟。

睿作端知圣,清尊不翅贤。

眼明惊既醉,奎彩下云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代张兰送太守

电转双旌雨结愁,水流行色过芳洲。

剩风残月谁交取,别酒离歌且驻留。

千里溪山记诗伯,一年莺燕识遨头。

朝天不作含香伴,为想林间春意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