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诗史久不作,此游清兴长。
看山到湘水,随雁过衡阳。
醉里关河在,吟馀草木香。
九歌流落处,想为一沾裳。
这首宋代连文凤的《题友人湘行稿》描绘了友人湘行的旅程,展现出浓厚的诗意和清雅的兴致。首句“诗史久不作”暗示友人已久未创作诗歌,但此次湘行却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接着,“此游清兴长”表达了对这次旅行清新愉快心情的赞美。
“看山到湘水,随雁过衡阳”两句,通过视觉与动态的描绘,将读者带入友人的旅程中,一路欣赏山水之美,随着大雁飞越衡山,画面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醉里关河在,吟馀草木香”进一步渲染了友人在醉酒后的沉思与欣赏,感受到自然景色带来的宁静与香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九歌流落处,想为一沾裳”借用了屈原《九歌》的典故,表达对友人情感的共鸣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想象友人在湘行中或许会因触动而感动得泪水涟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湘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人的情感变化和对自然、文化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不详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钟仪作楚奏,庄舄吟越声。
土风固尔殊,心事终当明。
韶濩久不伦,矧复英与茎。
正声何寥寥,淫哇鸣纵横。
世有知音人,恻恻闻若惊。
抱器入河海,泯默怀幽贞。
掩泣望西狩,素王不复生。
怆然鼓一曲,聊以舒此情。
一鼓草木震,再鼓山岳清。
我耳非子期,顾我一再倾。
何当登斯堂,酌酒歌鹿鸣。
何人凿破云烟壑,百丈云烟生节角。
解衣盘礴坐山风,一片松花半空落。
栖霞岭头起烟雾,栖霞洞前撼风雨。
洞门深锁碧泉寒,控塞玉壶冰雪贮。
未容俗客漱齿牙,且乞诗人涤肝腑。
何当买屋此山居,山中六月不知暑。
朝兮呼相食,莫兮呼相集。
行行水之湄,止止原之隰。
行止相与言,慎勿罗网入。
君看禽鸟心,犹念在原息。
嗟哉郑氏子,糊口不自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