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
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水边洞府的静谧景象,洞口紧临水面,每当秋潮涌动,潮水似乎会特意绕过洞门退去。诗人苏辙以“幽人”自比,静静地坐在洞门前的石头上,长久地凝视着眼前的淮河,看着船只来来往往。画面流露出诗人闲适淡然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体悟。苏辙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濠州浮山洞的独特感受,以及与兄长苏轼(子瞻)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
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厌世乘云人不见,空坟聊复葬衣冠。
长说先师似老彭,共疑好学古书生。
不知亦解餐云母,白日登天万事轻。
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
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