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

汉家乱无象,贤才戢鳞翼。

武侯霸王器,隆中事耕殖。

堂堂刘豫州,介绍徐元直。

一闻卧龙誉,三驾荒庐侧。

士为知己用,陈辞薄霄极。

说吴若转丸,抗魏犹卷席。

谈笑驭关张,从容羁梁益。

持邦二纪馀,君臣绝纤隙。

浮埃蔽穹壤,大节沦金石。

梁甫不复闻,怀贤涕沾臆。

形式: 古风

翻译

汉朝纷乱无常,贤能之士隐藏才华。
像诸葛亮这样的英雄,曾在隆中专心务农。
刘备威望显赫,引荐徐庶作为谋士。
一听说卧龙诸葛亮的名声,多次拜访他的草庐。
士人为了理解的人竭尽忠诚,言辞直达天际。
游说东吴如转弹丸,对抗魏国如同卷席而起。
谈笑间指挥关羽、张飞,轻松驾驭蜀地和益州。
他执政超过两纪,君臣关系亲密无间。
尘土遮蔽了天空大地,高尚节操坚如金石。
像诸葛亮那样的人才不再出现,怀念贤者泪湿胸襟。

注释

戢:收敛,隐藏。
隆中:地名,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徐元直:徐庶,字元直,刘备的重要谋士。
卧龙:诸葛亮的别称,意为隐居的龙。
薄霄极:形容言辞直上云霄。
抗魏:对抗魏国。
梁益:梁州和益州,古代中国地区。
二纪:十二年为一纪,这里指二十多年。
纤隙:细微的缝隙,比喻关系亲密无间。
大节:高尚的节操。
梁甫:古地名,此处借指诸葛亮。
臆:胸口,内心深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诸葛亮(字孔明)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格。开篇“汉家乱无象,贤才戢鳞翼”即点出汉末动乱之中,人才难寻,而诸葛亮如同凤凰展翅般出现。接着“武侯霸王器,隆中事耕殖”则写出了诸葛亮辅佐刘备(武侯),在隆中隐居时的治国安邦之才和农耕自给的生活。

“堂堂刘豫州,介绍徐元直”一句,通过刘备的尊称“豫州”及介绍徐庶(字元直)来见证诸葛亮的荐贤之举。以下“一闻卧龙誉,三驾荒庐侧”则形象地表达了诸葛亮对人才的识别与培养,如同发现睡虎般的英才,并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诗中还通过“士为知己用,陈辞薄霄极”表现出诸葛亮用人之精明,他能根据各自的才能适时地加以利用。至于“说吴若转丸,抗魏犹卷席”一句,则借历史典故表达了他的智谋与对敌作战的英勇。

接下来的“谈笑驭关张,从容羁梁益”描述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指挥如同谈笑间,便能驯服猛将关羽、张飞,并在战争中从容应对,取得胜利。至于“持邦二纪馀,君臣绝纤隙”则强调了他与刘备之间深厚的君臣关系,以及治理国家二十余年的功绩。

最后,“浮埃蔽穹壤,大节沦金石”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诸葛亮高洁无私的大节操守,如同坚硬如金石般难以动摇。而“梁甫不复闻,怀贤涕沾臆”则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贤才凋零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多个侧面展现了诸葛亮的英明与高风亮节,是一篇颂扬古代智者的佳作。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月

湖上纤罗收,天边夕蟾映。

皎洁银界宽,虚明佛心定。

可爱不可持,乾坤共孤影。

形式: 古风

讥俗

白雪赓歌苦,华颠答难频。

寒惊穿履客,饿耻祭墦人。

洴澼金终贱,胡卢琐未真。

原生宁是病,结驷往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冬至观两宫盛礼奏御

帝运姚华协,天元汉历长。

三正来复旦,万寿此称觞。

洛宅均中景,涂山采旧章。

礼文穷竹素,欢意动梯航。

稷野茅联位,轩筠縠向阳。

中天倚华阙,大火敞明堂。

交铩髬髵队,填街隐辚装。

九关凝协气,复道伫清光。

子事蒸蒸极,宸仪穆穆扬。

母慈尊莫二,君拜祉无疆。

饰喜仙园奏,薰空佛土香。

含饴先侑宴,袭衮始宾王。

䆗窱宫门狄,谁何陛楯郎。

长绅纷拱著,珍佩蔼森璋。

树次天开帟,储恩斗具浆。

风乌迎细转,霞燎俨相望。

辨御辰承盖,呼鞭辇出房。

云咸薄金石,星日上旂常。

逸缀朱干动,多仪的马骧。

麟题公有姓,鹭羽客分行。

上宰陈瑶爵,黎贤抃绣裳。

祈龄后天老,介福委山穰。

翼翼心同竭,渠渠泽载霶。

诗弦满坑谷,庖味益圆方。

盛掩钧台旧,仪高鲁观祥。

深仁跂喙逮,嘉唱股肱良。

茨夏随天步,鱼龙屏戏场。

晏温澄象纬,渗漉暨要荒。

瑞典精销祲,涂歌圣择狂。

樵苏无发哂,崖略蹈皇纲。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冬至摄事南郊斋宫感怀作

履至谨冬祀,摄职叨上公。

洗心奉明诫,祗宿城南宫。

芳岁正遒莫,熙阳殊未融。

西郊淡颓景,北牖来朔风。

骛野骋归兽,缘云号征鸿。

夕坐无晤言,情条结深衷。

自抚韦布陋,奚堪廊庙崇。

观瞻动众目,局蹐愁我躬。

自古经纬才,因势犹污隆。

夔禹值虞奋,孔墨遭周穷。

如何一介士,蔑著横草功。

仰被天宇施,遂济人爵丰。较能劣涓?,荷宠踰华嵩。

物理自非是,神鉴安可蒙。

区区谢病志,终冀回天聪。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