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行西湖二首(其二)

半生走三吴,问舍如捕风。

敢辞百尺楼,高卧愧元龙。

向来江道人,卜宅湖山中。

安知三十年,忽如化人宫。

苍云翳修竹,飞阁凌春空。

主人两鬓霜,驱车大河东。

岂念五亩园,方作万里封。

而我志幽独,长年羡冥鸿。

翻无容足地,茅茨剪蒿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深向往与感慨。诗中的“半生走三吴,问舍如捕风”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一生奔波忙碌,寻找栖身之所的艰辛与无奈。接着,“敢辞百尺楼,高卧愧元龙”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处,却因内心愧疚而难以真正享受宁静生活的复杂心情。

“向来江道人,卜宅湖山中。安知三十年,忽如化人宫。”这几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诗人原本在江边生活,如今却在湖山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居所,但这种变化让他感到既惊喜又困惑。

“苍云翳修竹,飞阁凌春空。”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竹林茂盛、阁楼高耸、春光无限的美好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主人两鬓霜,驱车大河东。”则通过描述主人的年老与远行,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最后,“岂念五亩园,方作万里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简单生活与未来广阔世界的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未知的期待。“而我志幽独,长年羡冥鸿。”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飞翔的渴望。“翻无容足地,茅茨剪蒿蓬。”以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时间、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人生境遇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哭阿申二首(其一)

我生百不谐,进退得坎井。

二毛初抱子,亦足慰衰冷。

珠庭照日角,眉目秀而炯。

人言骥堕地,意作千里骋。

居然万金产,每见百忧醒。

嗟哉时夜计,便欲老箕颍。

安知随泡露,变灭失俄顷。

悲来泪成河,俯仰吊孤影。

形式: 古风

哭阿申二首(其二)

遗剑日以远,刻舟那可求。

沧溟一沤发,散灭何当收。

而我舐犊悲,中怀不能休。

推排更嵬磊,棘刺生衿喉。

夜梦多见之,犀玉照两眸。

沉忧信伤人,晓觉双鬓秋。

深惭东门达,恐效西河尤。

所念盛德后,一身如缀旒。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其一)

秋声不关人,倦客偏入耳。

萧萧舞黄叶,策策振疏苇。

明知壮则老,摇落固其理。

如何石心人,慨叹中夜起。

形式: 古风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其二)

蓬藋没三径,藤蔂上瓜庐。

时闻步屧声,款关问何如。

定坐无杂语,文章较精粗。

马融辞东观,抗脏与世疏。

顾此穷巷士,华颠空著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