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朱之蕃所作的《笋》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雷唤醒后竹笋破土而出的生机勃勃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竹笋生长的动态美。
首句“龙孙头角奋春雷”,以“龙孙”比喻新生的竹笋,形象地描绘出它们在春雷的呼唤下,奋力破土而出的情景,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接着,“蓦径穿林破绿苔”一句,进一步展示了竹笋穿越丛林、穿透绿苔的顽强生长过程,表现了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已放琅玕摩碧汉”描绘了竹笋长成后的壮观景象,琅玕(láng gān)在这里指竹子,摩碧汉则形容竹子高耸入云,与蓝天相接,展现出竹子的挺拔与高洁。而“聊从玉版荐金罍”则通过将竹笋比作玉版和金罍,既赞美了竹笋的珍贵与美味,也暗示了人们对其的喜爱与珍视。
接下来,“煮泉清入诗脾健,喷饭香传笑口开”两句,将自然界的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煮泉烹笋,不仅让诗人精神焕发,也使得笑声洋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最后,“清味不妨频作供,万竿烟雨为栽培”表达了对竹笋的喜爱之情,即使风雨交加,也要精心培育,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竹笋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美好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