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其四)

月地云阶欢意阑。仙姿不合住人间。

骖鸾已恨车尘远,泣凤空馀烛影残。

情脉脉,泪珊珊。梅花音信隔关山。

只应楚雨清留梦,不那吴霜绿易斑。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的《鹧鸪天(其四)》,体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的怀念。其中,“月地云阶欢意阑”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宛如仙境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仙姿不合住人间”则强调了这种美好不属于尘世。

“骖鸾已恨车尘远,泣凤空馀烛影残”两句中,“骖鸾”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高洁的物象或情感。这里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哀伤和怅惘。而“泣凤空馀烛影残”则通过凤凰啼泣、烛光摇曳的意象,增强了词中的悲凉氛围。

“情脉脉,泪珊珊”直接表达了诗人心中充满的情感和无法抑制的眼泪,表现了深沉的忧伤。“梅花音信隔关山”则通过梅花与远方亲人的书信联系在一起,传递了一种因空间距离而生的孤独和怀念。

最后两句“只应楚雨清留梦,不那吴霜绿易斑”中,“楚雨”指的是南方的细雨,而“吴霜”则是北方的霜冻。诗人希望能在清新的雨水中保持纯洁的梦想,而不愿意让自己的心志像容易被玷污的霜花一般易变。

整首词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哀叹,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无尽怀念,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

柳丝无力。冉冉萦愁碧。

系我船儿不住,楚江上、晚风急。棹歌休怨抑。

有人离恨极。说与归期不远,刚不信、泪偷滴。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题富览亭

碧瓦朱甍接翠崖,周回无地着纤埃。

山从云脚断边出,水向天根尽处来。

去蜀征帆轻渺渺,隔淮春树绿洄洄。

偷閒一到尘襟涤,坐见星河落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烟霞缥缈锁仙乡,万卷诗书一草堂。

孝义声华辉北阙,门闾显赫耀南方。

千寻瀑布侵肌冷,四季闲花扑鼻香。

胜事人间无敌处,王公诗版砌虹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天汉桥

一派银河木杪飞,碧云飞处彩虹垂。

免教灵鹊长填石,来看天孙出嫁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