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床散发洒松风,安用黄冠累此翁。
但喜太平今有象,渔樵亦在万几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道士的平和生活,石床上散发着松风的清新气息,而黄冠则是道教所佩戴的象征物。诗人提到“安用”,暗示对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选择表示理解和赞赏。
“但喜太平今有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太平盛世下人们能够领悟并模仿古代圣贤、隐逸生活方式的欣慰之情。这里的“象”指的是这种高洁的生活状态得以保留和传承。
最后两字“万几中”,则是对渔樵(渔夫与樵夫,即捕鱼的人和砍柴的人)这类隐逸生活方式在繁华世界中的普遍存在给予肯定,暗示即便是在繁忙的社会中,也有许多人选择了退隐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涯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世外、心境清净的意趣。
不详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十年梦不到清都,云满寒蓑雪满颅。
一片青山一黄犊,底须更著旧称呼。
羽士岩前烟树深,乱云堆屋自无心。
鹤惊蕙帐夜岑寂,霜月正寒愁不禁。
适自相遭各有时,莫悲团扇与秋辞。
班姬不死天无准,定悔当时作许悲。
九月年时已肃霜,今年九月尚追凉。
幸吾絺绤犹无恙,杜老何烦苦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