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

边城八九月,北风号枯枝。

白马谁家子,往来阴山陲。

左右佩双鞬,出入拥龙旗。

策名壮士籍,曾受天子知。

羽书昨夜至,虏骑犯金微。

驱马出塞门,一军生光辉。

一战摧前锋,再战破重围。

日暮休我兵,胡笳惨以悲。

男儿赴国难,何以身家为。

不断单于臂,宁裹马革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白马篇》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描绘了一位英勇的战士在边疆战场上的壮烈事迹。诗中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战士们面对外敌入侵时的英勇无畏与牺牲精神。

首句“边城八九月,北风号枯枝”描绘了边疆秋季的萧瑟景象,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氛围。接着,“白马谁家子,往来阴山陲”引入一位骑白马的战士形象,他频繁地在阴山边境活动,暗示其身份不凡,可能是一位将领或英雄。

“左右佩双鞬,出入拥龙旗”进一步刻画了这位战士的威武形象,他身披铠甲,手持双箭袋,出入时伴随着象征权力的龙旗,显示出他的地位和权威。

“策名壮士籍,曾受天子知”表明这位战士曾经得到皇帝的赏识和认可,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好景不长,“羽书昨夜至,虏骑犯金微”揭示了外敌的入侵,战争一触即发。

接下来,“驱马出塞门,一军生光辉”描述了战士们在夜晚紧急出征的情景,他们的行动如同星辰般耀眼,充满了决心和勇气。随后,“一战摧前锋,再战破重围”展现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勇猛冲锋,接连击溃敌军前锋和重兵包围的壮举。

“日暮休我兵,胡笳惨以悲”描绘了战斗结束后,夕阳西下,战场上一片寂静,只有胡笳声凄厉哀伤,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和对生命的尊重。

最后,“男儿赴国难,何以身家为。不断单于臂,宁裹马革归”表达了战士们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安危的决心。他们誓要斩断敌人的首级,即使战死沙场,也要以马革裹尸的形式回归故土,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古代边疆战士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的英勇无畏和牺牲精神,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珠江曲(其一)

江边杨柳绿,江上藕花肥。

玉溆鸳鸯戏,金塘翡翠飞。

时闻采莲曲,唱入荔枝矶。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珠江曲(其二)

溪桥箫鼓闹,江路锦云铺。

彩鹢双双并,游龙两两俱。

齐乘潮水涨,来戏海中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珠江曲(其三)

小姑撑小艇,来往越江滨。

溪月裁眉出,川云学鬓分。

微风柳下起,吹动石榴裙。

形式: 古风

珠江曲(其四)

佳人青雀舫,公子木兰舟。

游戏青枫浦,沿泗绿水洲。

向晚江风起,齐归花渡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