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童冀所作,名为《次前韵述怀》。诗中描绘了诗人南游湘水边,远离故乡与亲人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山、故人和往昔生活的深深怀念。
首联“倦客南游湘水濆,故山猿鹤久移文。”以“倦客”自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身心俱疲的状态。湘水边的景色虽美,却难以抚慰他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同时,“故山猿鹤久移文”一句,借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通过描述猿鹤的迁徙,暗指诗人自己漂泊异乡,与故乡的猿鹤一样失去了原有的栖息之地。
颔联“半簪华发催年暮,一榻青毡坐夜分。”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老态和孤独。半头白发,岁月不饶人,夜晚独坐榻上,青毡为伴,更显出一种孤寂与无奈。这里的“催年暮”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命的衰败。
颈联“季子已无衣卒岁,相如徒有赋凌云。”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战国时期的季子(即苏秦)和汉代的司马相如。季子在晚年衣食无着,而相如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实现凌云之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
尾联“昨宵又作还家梦,茅屋分明见少君。”则以梦境收尾,寄托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在梦中,诗人仿佛回到了熟悉的茅屋,见到了少时的朋友或亲人,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处境的一种逃避与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以及往昔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