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泽雉樊中神不王,白鸥波上梦相亲。
黄尘没马归来晚,只有西山小慰人。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思的画面。首句“泽雉樊中神不王”,以“泽雉”被困樊笼,虽有灵性却无法成为王者,暗喻了个体在束缚中难以施展才华或实现自我价值的无奈与悲哀。次句“白鸥波上梦相亲”,通过白鸥在波浪之上似乎与人相知相交的梦境,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相通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黄尘没马归来晚,只有西山小慰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马蹄陷入黄尘,象征着人生的劳碌与疲惫,而“归来晚”则暗示了追求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然而,在这艰难的旅途中,只有远处的西山给予了一丝慰藉,仿佛是心灵的归宿,提醒着人们在困境中仍需保持希望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与希望的深切渴望,以及在现实压力下寻求精神寄托的复杂心情。
不详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当年我亦画云山,云白山青只尺间。
今日看山还自笑,白头输与楚龚闲。
江南十日九阴雨,花柳欲开无好春。
却忆京城二三月,秋千风暖涨香尘。
醉里春归寻不得,眼明忽见折枝花。
向来飞盖西园夜,万烛高烧照烂霞。
阳林堂下百株梅,傲雪凌寒次第开。
枝上山禽晓啁哳,定应唤我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