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旧京视散原老人旋因事促返长春感赋》由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创作,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身世悲凉不可论,寥寥天壤晚相温”,开篇即以悲凉的身世感叹,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孤独。接着,“寥寥”二字描绘出天地间人烟稀少的景象,而“晚相温”则暗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友情的温暖显得尤为珍贵。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友情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
颔联“岂惟空谷足音喜,聊欲人间孤谊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不仅因为听到空谷中传来的足音而感到喜悦,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维持和延续人间的友谊。这里,“足音喜”象征着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孤谊存”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维护。
颈联“故国春光欺倦眼,五陵残照黯惊魂”,转而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春光虽美,却让诗人的眼睛感到疲惫;夕阳西下,五陵的景象令人心生凄凉。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尾联“高斋小语风吹断,愁绝归来记梦痕”,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对未来的忧虑。在高雅的书房里,轻声细语被微风打断,这种情境让人愁肠百结。诗人归家后,只能回忆起梦境中的痕迹,以此来慰藉心中的愁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友情、故乡情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