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感怀

声断钟楼月,文书对坐时。

破窗灯焰走,冻砚笔锋迟。

名利发将鹤,风霜手欲龟。

何当一蓑雨,披晓剪莼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独特领悟。首句“声断钟楼月”以钟声与月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思绪。接着,“文书对坐时”则点明了诗人面对繁杂事务的状态,既有工作的压力,也蕴含着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破窗灯焰走,冻砚笔锋迟”两句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夜晚工作环境的冷清与艰苦,窗户破损、灯光摇曳、砚台结冰、笔尖迟缓,这些都反映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坚持。同时,也隐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挣扎。

“名利发将鹤,风霜手欲龟”运用比喻手法,将名利比作束缚自由的枷锁,将经历风霜的手比作龟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岁月磨砺带来的沧桑感。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

最后,“何当一蓑雨,披晓剪莼丝”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的愿望。穿上蓑衣,在清晨的细雨中剪取莼菜的丝条,既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简单、宁静生活的追求。这种愿望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独坐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述怀

名字虽云系列曹,儒风门户只萧骚。

头颅自揣宜藏拙,指目何妨笑养高。

本以食贫来仰禄,岂于王事更辞劳。

老来精力堪惊叹,一纸文书辄数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秋夕书怀

亹亹岁华侵,垂垂老境临。

时光自风雨,寒色到衣衾。

万窍号秋杪,孤灯照夜深。

蛩声亦清苦,唧唧伴人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湖县

狼虎犹知父子仁,人生安有不亲亲。

武皇况是聪明主,却恨初无一谏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过田横墓二首(其一)

成则为王败则亡,英雄成败本寻常。

沧溟无际何妨死,却死东郊未耿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