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六首(其四)

嫣嫣芙蓉花,秀出清霜晨。

众卉已昨梦,孤芳若为新。

寒蜂无儇飞,一笑静自珍。

谁令婵娟姿,堕此寂寞滨。

绝世贵独立,后时莫酸辛。

回风佐小舞,薄日生微醺。

即事亦足乐,何必桃李尘。

形式: 古风

翻译

娇艳的芙蓉花在清晨的清霜中绽放。
众多花草已成过往,这孤独的芬芳如新般独特。
寒冷的蜜蜂不再轻盈飞翔,静静的一笑中珍视这份清新。
是谁让这美丽的姿态,落入这寂寞的水边。
她超凡出众,独自美丽,不需为时光流逝而遗憾。
微风助她起舞,阳光带来微微醉意。
眼前的快乐已足够,何必追求世俗的桃李繁华。

注释

嫣嫣:娇艳的样子。
芙蓉花:荷花的一种。
清霜晨:清晨的霜露。
众卉:众多花草。
孤芳:孤独的芬芳。
儇飞:轻盈飞翔。
婵娟姿:美丽的姿态。
寂寞滨:寂寞的水边。
绝世:超凡出众。
酸辛:遗憾、后悔。
回风:回旋的风。
微醺:微微的醉意。
即事:眼前的事物。
桃李尘:世俗的繁华,比喻名利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秋日杂兴六首(其四)》,描绘了秋天清晨中一朵芙蓉花的独特风姿。"嫣嫣芙蓉花,秀出清霜晨",诗人以生动的笔触赞美了芙蓉花在霜冷的早晨绽放的娇艳和清新。"众卉已昨梦,孤芳若为新",通过对比其他花卉的凋零,强调芙蓉花独自开放的新鲜感。

"寒蜂无儇飞,一笑静自珍",写蜜蜂因寒冷而不敢轻易飞舞,但芙蓉花的美让它们也愿意静静地欣赏,显得格外珍贵。"谁令婵娟姿,堕此寂寞滨",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孤独而美丽的命运的惋惜。

"绝世贵独立,后时莫酸辛",芙蓉花被赞誉为超凡脱俗,独自傲立,即使寂寞也无需哀叹。"回风佐小舞,薄日生微醺",微风吹过,阳光洒落,营造出一种轻盈而醉人的氛围。

最后两句"即事亦足乐,何必桃李尘",诗人认为欣赏这眼前的美好就足以带来快乐,不必去追求那些繁华世俗的桃李之名。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芙蓉花的赞赏和对独特个性的崇尚。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秋日杂兴六首(其一)

我友蓬蒿士,却扫谢四邻。

内无三尺童,外无双蒲轮。

岂非骐骥姿,执辔难其人。

无衣可御冬,忍寒待阳春。

仰云发永叹,夜作寒螀呻。

奓户劝之起,怀宝善自珍。

秋月耿清夜,秋风捲曾云。

佳哉为谁欤,定为我与君。

莫嫌酒味薄,聊复相欢欣。

形式: 古风

秋日杂兴六首(其五)

苍筠如苍玉,乡是涧壑姿。

朅来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虫缘有病叶,土瘦无新枝。

太阳岂我偏,檐影为蔽亏。

昔如松柏独,今作蒲柳衰。

暮夜风雨急,岁晏谁与归。

形式: 古风

秋日杂兴六首(其三)

秋高气弥清,岁晏天雨霜。

繁枝各病绿,况乃枝上香。

向来不胜春,渺在无何乡。

乐极定自悲,谁欤此更张。

春秋无终穷,荣落殊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秋日杂兴六首(其六)

屋东双梧桐,婉娩无真姿。

朝为春风条,暮为秋霜枝。

夜久风叶鸣,惊鹊一再飞。

梧桐不足愁,会有明年期。

人老真可叹,宁复游冶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