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南翁出郊

听雨不出户,不知春已深。

绿水涨洄塘,翠气明遥岑。

我家树绕屋,庶蕃来时禽。

观其引吭鸣,何如结舌瘖。

物理存比兴,人事有升沉。

丈夫趣诣远,道德遂初心。

知行贵两尽,论说何足钦。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静听窗外春雨,内心却在思考人生哲理的场景。首句“听雨不出户,不知春已深”以听雨入题,暗示诗人虽身居室内,但心已随春雨感受季节更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着,“绿水涨洄塘,翠气明遥岑”两句,通过描写春水上涨、绿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我家树绕屋,庶蕃来时禽”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之感,家中的树木环绕着房屋,鸟儿前来栖息,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观其引吭鸣,何如结舌瘖”通过对比鸟儿的鸣叫与沉默,表达了对自然界声音的欣赏和对人类语言的反思,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之间的关系。

“物理存比兴,人事有升沉”两句,将自然现象与人生经历相联系,通过“比兴”的手法,探讨了自然与人生的相似之处,以及人生境遇的起伏变化。

“丈夫趣诣远,道德遂初心”强调了个人追求远大目标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在追求过程中,保持道德初心的可贵。

最后,“知行贵两尽,论说何足钦”总结全诗,强调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空洞的言论,而在于实际行动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次韵芳洲兰花

残雪消阴崖,柔风被晴麓。

兰根得天和,芳蕤出丛绿。

澹然如幽人,皎皎在空谷。

味薄趣自长,香远韵更足。

尚嫌荃惠伍,肯与桃李渎。

中洲有吟仙,自爱称初服。

丘壑赏孤清,泥涂怜久辱。

乃知松柏姿,均此受命独。

石君瘦欲涸,毛颖老不沐。

为子操猗兰,清商出枯木。

形式: 古风

辛丑二月初晴与仲退从芳洲纵游溪山间私念吾党会聚殆不偶然赋古诗一首后五百岁有知音者于吾诗物色可乎

天地以气合,人物以类从。

孰是同类中,道同志复同。

槃槃石梁翁,阅世如老松。

若士古溪湾,水月印心胸。

相去不十里,而我居其中。

既无山川阻,随此心迹融。

谭谐屡参伍,杖屦时从容。

岩下酌秋泉,溪上行春风。

奇文辨鱼鲁,古学窥鸿濛。

玄同执尤契,妙中值箭锋。

从今不厌数,旷代或一逢。

愿言各自珍,慎勿撄樊笼。

会同拾瑶草,更约摩金铜。

赋诗俟来者,物色传画工。

形式: 古风

题金翁牧牛歌后

我幼在田间,颇识牧牛趣。

寒蓑烟雨林,短笛斜阳路。

十年陷世网,自悔一念误。

归来丘壑中,幸不失吾素。

平生爱颜阖,宁戚非所慕。

古今乐此事,偻指自有数。

阿翁老无营,尺箠了朝暮。

绝胜介葛卢,未鸣意已悟。

长谣远属我,真实见情愫。

勿遣儿辈觉,千载有知遇。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邻翁王道人送武夷图

客从建安归,遗我武夷图。

开图挂素壁,风烟生座隅。

奇峰三十六,拔起凌天衢。

一水从中来,九折何萦纡。

想见岩壑间,缥缈藏仙都。

荒哉武与夷,辽辽不可呼。

尚闻云谷仙,旧迹未深芜。

棹歌留绝唱,遗书镇精庐。

高操谁能攀,幽致或可摹。

三年规一游,神往形尤拘。

便须理行缠,勿遣岁月徂。

山灵有夙契,清风为前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