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明寺塔

寂寞南朝寺,徘徊北顾人。

钟声含晓籁,塔相涌仙轮。

吊古千龄恨,观空万法尘。

三车何处在,归鞅欲迷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寂静的南朝古寺,北来的人在此徘徊。
晨钟声中回荡着破晓的乐音,古老的塔影仿佛涌动着仙人的车轮。
凭吊古迹,心中充满千年遗憾,观照万物,一切法尘皆空。
何处寻找那三车之秘,归途之心在迷津中迷失。

注释

寂寞:形容孤独、寂静。
南朝:古代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
寺:寺庙。
徘徊:犹豫不决或来回走动。
北顾:向北看。
钟声:寺庙中的报时声。
晓籁:清晨的声音。
塔相:塔的形象。
仙轮:神话中仙人的车辆。
吊古:凭吊古人或古迹。
千龄恨:长久的遗憾或哀愁。
观空:观察空无一物。
万法尘:一切事物如尘埃般虚幻。
三车:可能指佛教中的神秘交通工具。
归鞅:回家的马车。
迷津:迷失方向的渡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古寺中的情感流转和心灵体验。"寂寞南朝寺,徘徊北顾人"表达了诗人面对空旷的寺庙,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怀念之情。而"钟声含晓籁,塔相涌仙轮"则描绘出古老的钟声和巍峨的佛塔之间的神秘感,仿佛能够通往另一个世界。

诗人通过"吊古千龄恨,观空万法尘"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的无尽哀伤与世事变迁的沉思。"三车何处在,归鞅欲迷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佛教中所说的“三车”(即声闻乘、缘觉乘、大乘)的疑问,以及内心对精神寄托和归依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诗人在古老寺庙中所体验到的超凡脱俗之感,同时也折射出其对于世间法尘与精神世界的探索。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子京

一辞云陛五周年,琐闼销符宠再迁。

时誉敢希吴陆俊,归心偏识汉疏贤。

蜗头狼籍争锋地,鸿影徘徊避弋天。

命驾不须频见约,颍滨嵩麓有私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落花

一夜春风拂苑墙,归来何处剩凄凉。

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

泪脸补痕劳獭髓,舞台收影费鸾肠。

南朝乐府休赓曲,桃叶桃根尽可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感怀寄进士胡肃

离怀何事共凄然,云路无因著祖鞭。

赋苑竹荒沈旧赏,书邮梅老怨残年。

庄魂断处星垂地,楚思摇时水接天。

赵壹穷愁堪自笑,拟将文腹敌囊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感秋二首(其二)

岁事催人事,荣心伴客心。

鸾骖收画扇,螳臂感瑶琴。

夕露繁将滴,朝云薄亦阴。

金貂寓直省,潘兴转难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