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饮吟

尧夫喜饮酒,饮酒喜全真。

不喜成酩酊,只喜成微醺。

微醺景何似,襟怀如初春。

初春景何似,天地才絪纭。

不知身是人,不知人是身。

只知身与人,与天都未分。

形式: 古风

翻译

尧夫喜欢饮酒,饮酒时尤其欣赏全真状态。
他不喜欢喝到大醉,只喜欢那种微醺的感觉。
微醺时的感受如何呢?就像初春的气息。
初春的景象又像什么呢?天地间充满生机和活力。
他已忘却自我是人,也忘了人只是万物之一。
只知道自身与他人,与自然浑然一体,难以分辨。

注释

尧夫: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全真:指身心合一,无杂念的状态。
酩酊:形容大醉的样子。
微醺:轻度醉酒,感觉舒适。
襟怀:胸怀,心情。
初春:春季刚开始的时候。
絪纭:形容万物生长繁茂,生机勃勃。
身是人:意识到自己是个人体。
人是身:人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个体意识较弱。
与天都未分:与自然融合,不分彼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喜饮吟》,以饮酒为媒介,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哲学思考。首句“尧夫喜饮酒”开门见山,表明诗人对饮酒的喜爱。接下来,“饮酒喜全真”表达了他对自然状态的追求,不求过度沉醉,只求适中微醺。

“微醺景何似”描绘了这种状态下心境的美好,如同初春般清新和生机盎然。“初春景何似,天地才絪纭”进一步将这种感受与春天的万物生长相联系,寓意着生命的活力和宇宙的宏大。

“不知身是人,不知人是身”,诗人在此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超越了个体的界限,感受到人与自然、天道的融合。最后两句“只知身与人,与天都未分”,强调了这种合一的境界,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豁达和对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崇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饮酒这一日常活动,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谐、生命本真的追求,以及对人与天地关系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寒夜吟

天加一上寒,我添一重被。

不出既往言,不为已甚事。

责己重以周,与人不求备。

唯是大圣人,能立无过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属事吟

鹪鹩分寄一枝巢,不信甘言便易骄。

当力尚难超北海,去威何足动鸿毛。

愿将情意分明谢,肯把恩光取次烧。

天宠居多为幸久,春花无奈正夭饶。

形式: 七言律诗

悲怒吟

多怒伤人气,多悲伤人心。

□□□□□,伤心为害深。

害浅药易治,害深药难任。

谁能知未病,何药能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游山二首(其二)

二室多好峰,三川多好云。

看之不知倦,和气潜生神。

一虑若动荡,万事从纷纭。

人言无事贵,身为无事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