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涧上似橘者于上山之时然酸苦不可食有感于中下山重逢复摘之以玩因赋

似橘未挟霜,青青照泉水。

长安不相见,触下宁不喜。

如何洞庭实,忽吐兹山里。

平生笑汝阳,涎流于曲车。

乃知老饕心,不掩闲中跨。

踞石觊大嚼,慰我燥且渴。

童子撷得来,竟为蜇惨遏。

取貌失子羽,信言迷宰予。

把之行且看,于以惩其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履的诗《摘涧上似橘者于上山之时然酸苦不可食有感于中下山重逢复摘之以玩因赋》描绘了一段采摘野果的经历。诗人起初在山上看到似橘的果实,虽青翠但尝后酸苦难耐,不禁引发对长安亲友的思念,想象他们若见此景定会欣喜。接着,诗人惊讶于这种果实竟然生长在洞庭山中,暗讽自己曾嘲笑过别人的好奇心。

下山后再遇此果,诗人决定摘下玩耍,借此抒发闲适之情。然而,再次品尝发现仍是酸苦,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贪吃之心,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先前的轻率。最后,诗人通过描述童子摘果被蜇的意外,以及自己因外表相似而误认的教训,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人生经验的反思和对知识的谦逊态度。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细腻,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07)

王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樵声蝉声相杂

悠扬樵音窅欻中,似将律吕与蝉通。

出山一见皆平地,尚待朝南暮北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小棘匝地掩胫挽衣步不得少纵

纵横攒丛如短莎,高低迎风摇翠波。

抠衣蹐步犹我柁,探幽欲急反蹉跎。

尔胡不去吴王宫里伴蓬科?

又何不去洛阳城内埋铜驼?

岂来此山牵制畸人野客之经过?

我生之余知几何,一到不再从尔多。

傥或《考槃》为你,当和丁丁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觅毛女峰不见

不见其峰见别峰,于喁呼恨满山风。

因思珠翠逃秦日,拄杖看云自热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曾寻落雁峰不知所在疑即南峰异名至此见峰因而思峰

呼吸通帝座,峰指落雁尊。

我已极其高,不见南峰邻。

南峰之上天可扪,清都有无我未闻。

忽闻征雁急缥缈,注目送入南峰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