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滇却寄子行子俞两弟

冠鸡非难得,惟独见钟爱。

踽踽白兔子,吾思何能贷。

日者昔语我,子限一星带。

看来两不育,此语信蓍蔡。

念我门祚薄,麟凤非所载。

或者瘠土中,独苗可望大。

今来不吾教,渠母料能代。

但恐性一伤,稍大便难差。

端须提宗印,使之自小佩。

上称宣尼说,下称程朱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珍写给弟弟们的《适滇却寄子行子俞两弟》。诗中以“冠鸡”、“白兔”为喻,表达了对弟弟们成长的关切和期望。

首句“冠鸡非难得,惟独见钟爱”,以“冠鸡”比喻弟弟们,表达出对他们的喜爱之情,并暗示弟弟们虽不易得,但值得珍视。接着,“踽踽白兔子,吾思何能贷”,以“白兔”比喻弟弟们的纯洁与无辜,表达了诗人对弟弟们的深深忧虑,担心他们可能会受到伤害或影响。

“日者昔语我,子限一星带”,引用古人的话,暗示弟弟们未来可能面临的限制或挑战。接下来,“看来两不育,此语信蓍蔡”,表达了对弟弟们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担忧。

“念我门祚薄,麟凤非所载”,诗人感叹家族命运的薄弱,希望弟弟们能够成为家族的希望,如同麒麟和凤凰一样,承载家族的荣耀。接着,“或者瘠土中,独苗可望大”,表达了对弟弟们在艰难环境中成长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茁壮成长。

“今来不吾教,渠母料能代”,诗人反思自己未能给予弟弟们足够的教导,期待母亲能代替他履行教育的责任。最后,“但恐性一伤,稍大便难差”,表达了对弟弟们性格受损的担忧,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品性。

“端须提宗印,使之自小佩”,诗人希望弟弟们能够继承家族的传统和精神,从小培养品德。结尾“上称宣尼说,下称程朱话”,引用儒家经典,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弟弟们能够遵循圣贤之道,成长为有德之士。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弟弟们的深切关怀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儒家教育理念的坚持。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白水瀑布

断岩千尺无去处,银河欲转上天去。

水仙大笑且莫莫,恰好借渠写吾乐。

九龙浴佛雪照天,五剑挂壁霜冰山。

美人乳花玉胸滑,神女佩带珠囊翻。

文章之妙避直露,自半以下成霏烟。

银虹堕影饮谾谼,天马无声下神渊。

沫尘破散汤沸鼎,潭日荡漾金镕盘。

白水瀑布信奇绝,占断黔中山水窟。

世无苏李两谪仙,江月海风谁解说。

春风吹上观瀑亭,高岩深谷恍曾经。

手挹清泠洗凡耳,所不同心如白水。

形式: 古风

自郎岱宿毛口

晨登打铁关,下见拉帮塘。

行至拉帮见拉当,虚空鸟道四里强。

路若壁挂百盘肠,人行如狗尽日忙。

落日盘江出脚底,仰视早行鼻尖耳。

我投旅宿惫欲死,担丁舁夫更何似。

把杯大笑何所图,下山且尔归何如,山妻徒忆知得无。

形式: 古风

自毛口宿花堌

盘江在枕下,伸脚欲踏河塘堠。

晓闻花堌子规啼,暮踏花堌日已瘦。

问君道近行何迟,道果非远我非迟,君试亲行当自知。

此道如读昌黎之文少陵诗,眼著一句见一句,未来都非夷所思。

云木相连到忽断,初在眼前行转远。

当年止求径路通,闷杀行人渫不管。

忽思怒马驱中州,一目千里姿所游。

安得便驰道挺挺,大柳行边饭葱饼,荒山惜此江湖影。

形式: 古风

游清溪洞书石上二首(其一)

欲问老回今昔缘,碧霄如梦梦如烟。

麻姑已嫁方平老,知住华阳理几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