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双山寺

绝顶谁开古佛堂,青山白日塞门傍。

僧因禦敌不持戒,客为寻诗到上方。

涧水远含天色碧,春花遍发石头香。

坐谈未了西来意,下界征人报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古寺景象。诗人杨巍以游历双山寺的经历,展现了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首联“绝顶谁开古佛堂,青山白日塞门傍”以设问起笔,引出古寺的隐秘与历史感。绝顶之上,古佛堂静立,青山与白日相伴,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古寺的古老与庄严。

颔联“僧因禦敌不持戒,客为寻诗到上方”则转而探讨僧侣与访客之间的关系。僧人因抵御外敌而不守戒律,或许是为了保护寺庙和信仰不受侵犯;而访客则是为了寻找灵感与诗意而来。这一对比,既体现了僧侣的坚韧与牺牲精神,也反映了文人墨客对自然与人文之美追求的执着。

颈联“涧水远含天色碧,春花遍发石头香”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从高处转向低处,描绘了涧水与春花的美丽景象。碧绿的涧水仿佛与天空相接,春花在石头上绽放,散发出阵阵香气。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尾联“坐谈未了西来意,下界征人报夕阳”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僧侣交谈时的深刻体验。他们讨论的“西来意”,可能指的是佛教的教义或对生命、宇宙的深层思考。而“下界征人报夕阳”则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追求心灵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以及人生意义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詶纪山迎春日雪见惠之作

青幡夹路晋城隈,淑气轻浮竹叶杯。

世道应从新岁转,客怀共向好时开。

隔墙梅柳云仍冻,入座笙歌晚未回。

不是词人高宴会,如何白雪满春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古龙王庙

一间古庙向黄昏,四壁空瞻土像存。

未见岁时供伏腊,犹闻雷雨覆乡村。

沙痕风积香花地,药蔓秋悬霹雳门。

漫说精灵能变化,眼前摇落不堪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北楼道中次前溪韵

寒花夹路向边城,云里楼台粉堞明。

到处长看霜树色,无时不听野泉声。

松间石鼠冲人散,雨后山鸡绕涧鸣。

最喜秋来烽火少,题诗终日只閒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晋祠次程古川韵

春到石桥客漫过,踌蹰晋国旧山河。

桐圭尚琐叔虞庙,碧玉新传李白歌。

地接仙源瑶草长,天连朔塞暮云多。

当年霸业今何在,满目烟霞带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