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杨通幽的《山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山居生活画面。首句“倚杖衡门下”,诗人手扶拐杖,站在简陋的柴门前,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心态。次句“遐观意在兹”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沉醉和内心的悠然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暮山衔落日,微雨滴疏篱”,通过描绘傍晚时分山峰上夕阳西下与细雨轻打稀疏篱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远处的集市因距离遥远,童子归家的时间也相应延后,而小溪深处,渡船的行程显得更为缓慢,这些细节增添了生活的烟火气。
最后两句“奔波名利者,此乐几曾知”,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那些忙于追逐名利的人们,他们是否能体验到这种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乐的质疑。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超脱,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