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申伯福游山图

圣贤初用心,出处固不苟。

胡为慕万钟,胡为弃升斗。

鹏鴳两逍遥,夷惠各有取。

丈夫遇明时,立志期不朽。

中有幸不幸,窃位徒可丑。

申君阀阅子,绘作山林叟。

推却簿书丛,便与麋鹿友。

不醉河阳花,拟种彭泽柳。

堂堂胡紫山,毅然为倡首。

于今宰祀城,欲去尚掣肘。

未得遂吾初,慎勿废官守。

安知游山人,不是调元手。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苟宗道的《题申伯福游山图》,通过描绘申伯福游山的情景,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虚伪的批判。

诗中首先提出“圣贤初用心,出处固不苟”,强调圣贤在选择出仕或归隐时的慎重态度,引出对“慕万钟”与“弃升斗”的批判,即追求高官厚禄与放弃微薄俸禄的行为,暗示了对功利主义的反感。

接着,以“鹏鴳两逍遥,夷惠各有取”对比大鹏与小雀的自由,以及伯夷、叔齐的高尚节操,表达了对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尊重与理解。

“丈夫遇明时,立志期不朽”则鼓励在清明时代的人们,应树立远大的志向,追求永恒的价值。随后,“中有幸不幸,窃位徒可丑”指出即便身处高位,若无真正价值,也只会显得可耻。

“申君阀阅子,绘作山林叟”描绘了申伯福的形象,作为贵族后裔,他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远离官场的纷扰。“推却簿书丛,便与麋鹿友”表现了他对官场文书的厌倦,与自然界的动物为伴,追求内心的宁静。

“不醉河阳花,拟种彭泽柳”进一步展现申伯福的志趣,他不沉溺于花花世界,而是计划在山林中种植柳树,象征着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

“堂堂胡紫山,毅然为倡首”提到胡紫山,可能是指申伯福的某个朋友或同道,他们共同倡导隐逸生活。“于今宰祀城,欲去尚掣肘”描述了申伯福虽有归隐之心,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仍被束缚在官职上。

最后,“未得遂吾初,慎勿废官守”提醒申伯福不要轻易放弃官职,同时也表达了对坚守职责的尊重。“安知游山人,不是调元手”则以反问的方式,暗示那些看似游离于世俗之外的人,实际上可能拥有调和天下的智慧和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申伯福游山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官场虚伪的批判,以及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收录诗词(1)

苟宗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

朔风冻云低,雪意光林杪。

北枝寒无声,南枝香独早。

缥缈羽衣明,的皪椒房小。

中有浩荡春,笑傲烟尘表。

美人山店夜,玉光破寒晓。

孤洁岂欲高,群芳自枯槁。

悠悠岁寒心,不为东风老。

乾坤万壑冰,一花已不少。

形式: 古风

游集仙宫

绀宇出阛阓,来游慕虚寂。

流水环四围,入门杉桧碧。

长廊烟雾生,灵贶幡幢密。

主人闻客至,尊酒延丈室。

脩竹逾万个,老桂高百尺。

日色净不暄,松风凉可挹。

翛然人间世,陡觉诗兴逸。

形式: 古风

题高尚书夜山图

风露百尺楼,湖海两奇士。

山空宵月满,寥落非城市。

明明浙河西,宛宛豪素里。

德人与天游,恢廓应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高尚书夜山图

画山昼易工,画山夜难状。

高侯江海姿,落笔势雄放。

毫茫见神工,超忽移物象。

越冈递起伏,浙水尤滉瀁。

初看浪如山,却讶山似浪。

簸荡烟月间,未数溟岛壮。

兹图歘流传,披展神为王。

何当就谪仙,一醉秋阁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