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学人问事

佗事佗人断,己事己自裁。

万法刹那包,何用更往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因学人问事》由唐代僧人义存所作,其深邃的哲理与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佛教中关于因果、自我与宇宙真理的思考。

“佗事佗人断”,意指他人的事情应由他人自行决断,强调了个人责任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这句诗提醒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与决策都应由自己负责,不应轻易干涉他人的生活或强加自己的意志。

“己事己自裁”,则进一步强调了自我决定和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它鼓励个体面对自己的事务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选择,并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

“万法刹那包”,意味着在佛教的宇宙观中,一切法(事物、现象)都在瞬息万变之中,但它们都被包含在永恒不变的真理之中。这句话揭示了时间的相对性和宇宙万物的相互联系,强调了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真理的重要性。

“何用更往来?”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意为既然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为何还要不断地来往、追求和执着?这句诗引导读者反思,是否真的需要在无尽的追求中寻找满足,还是应该在理解宇宙真理的基础上,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个人责任、自我决定、宇宙真理与人生追求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独立思考,同时寻求内在的平静与智慧。

收录诗词(43)

义存(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澄沼

忽告归乡去,崎岖枉涉途。

雪岭三秋外,澄沼一事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因读寒山诗

可怜寒山子,多言复多语。

横路作篱障,何如直下觅光舒?

形式: 古风

咏鱼鼓二首(其一)

我暂作鱼鼓,悬头为众苦。

师僧吃茶饭,拈槌打我肚。

身虽披鳞甲,心中一物无。

鸬鹚横溪望,我誓不入湖。

形式: 古风

咏鱼鼓二首(其二)

可怜鱼鼓子,天生从地养。

粥饭不能□,空肚作声响。

时时惊僧睡,懒者烦恼长。

住持闹喧喧,不如打游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