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咫尺移文唤即应,此亭便可配韩亭。
溪流横过一湾碧,山色平分两岸青。
落日钟声鸣远树,半空塔影倒寒汀。
云烟满目皆亲种,留与邦人作画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秀美的西湖山岩图景。诗人通过"咫尺移文唤即应"表达出对山水的亲近和随性,仿佛呼唤就能立即回应,显示出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此亭便可配韩亭"一句,将眼前的亭子与韩亭相提并论,暗示其与古代名亭同样具有艺术价值。
"溪流横过一湾碧",展现了清澈溪流穿越绿色山谷的景象,色彩鲜明,富有动态感。"山色平分两岸青"则描绘了山峦连绵,两侧景色如镜,青翠欲滴,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
"落日钟声鸣远树,半空塔影倒寒汀",傍晚时分,远处的钟声悠扬回荡在树林间,而塔影倒映在寒冷的汀洲上,增添了时空的深远和神秘感。
最后,诗人感慨"云烟满目皆亲种,留与邦人作画屏",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山水的深厚感情,希望它能成为后人欣赏的美景,如同一幅天然的画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山岩的秀美风光,寓情于景,富有诗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不详
镜奁平处小桥西,桥外轻鸥掠镜飞。
凿破青云放山出,拨开碧藓引湖归。
带烟插柳阴虽瘦,趁雨栽荷绿已肥。
欲借禽鱼祝君寿,君恩宽大此情微。
宿草江边阁,临流发啸歌。
所观得病少,岂在蓄书多。
生子能无贵,居身不可过。
苟图销旦夕,青鬓长如何。
天鸡弄喔咿,残星在斜汉。
整衣出幽扉,山城漏初断。
微微水风生,冉冉田露散。
此时游葛天,淡然空百羡。
海色上寒梢,渐识梅花面。
言归江海上,甘向石田耕。
不愧为斯世,能閒过此生。
地从邻竹占,树听野禽争。
坐咏风涛外,南山尽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