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曲

长眉越沙采兰若,桂叶水荭春漠漠。

横船醉眠白昼闲,渡口梅风歌扇薄。

燕钗玉股照青渠,越王娇郎小字书。

蜀纸封巾报云鬓,晚漏壶中水淋尽。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眉如黛在沙漠中采摘兰花,桂叶下的水荭花在春天盛开无边。
白天船横,醉眠其中,生活悠闲自在,梅香从渡口飘来,歌声轻盈如扇面般薄凉。
燕钗上镶嵌的玉饰映照在清澈的溪流中,那是越王的娇俏郎君写的小字。
用蜀地的纸张封好信笺,寄去对远方云鬓的思念,夜深漏壶中的水已滴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生活情趣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在湖上游弋时的心境与感受。

"长眉越沙采兰若,桂叶水荭春漠漠。" 这两句从静谧的湖边景色开始,"长眉"指的是柳树,"越沙"则是超越了细沙之地,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长状态。"采兰若"暗示着诗人对兰花这种高洁植物的喜爱和寻找。而下句中的"桂叶水荭春漠漠"则通过桂树的叶子和水边的小船,描绘出春天湖面的宁静与悠长之感。

"横船醉眠白昼闲,渡口梅风歌扇薄。" 这两句转而描述了诗人在湖上的生活片段。"横船醉眠白昼闲"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春日的悠然自得,他甚至可以在白昼时分醉酒后安然入睡,显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而下句中的"渡口梅风歌扇薄"则是对这一片刻的进一步刻画,诗人在渡口被清新的梅花香风环绕,手持扇子轻唱着歌谣,这种细腻的情景描写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愉悦。

"燕钗玉股照青渠,越王娇郎小字书。" 这两句转向了对历史的回忆和情感的抒发。"燕钗玉股照青渠"中,"燕钗"是古代妇女的首饰,而"玉股"则是船的舷侧,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乘之船的优雅与精致。这句意在通过对古代美好事物的描写,表达一种对于过往美好的怀念。而下句中的"越王娇郎小字书"则是直接引用了历史上的美女西施,通过她小字书信的情感联系,强化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蜀纸封巾报云鬓,晚漏壶中水淋尽。" 这两句则是对生活细节的一种描写和情感表达。"蜀纸封巾报云鬓"中的"蜀纸"是古代蜀地出产的著名纸张,而"封巾"则可能是一种装饰或信件的包裹物,"报云鬓"则是通过这样的手法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而下句中的"晚漏壶中水淋尽"则是一个时间的标志,也反映了诗人的某种等待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情感和细腻生动的描写,构建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和历史回忆的江南春日画卷。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湘妃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江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形式: 古风

琴曲歌辞.走马引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形式: 乐府曲辞

谣俗

上林胡蝶小,试伴汉家君。

飞向南城去,误落石榴裙。

脉脉花满树,翾翾燕绕云。

出门不识路,羞问陌头人。

形式: 五言律诗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