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膏雨既沾足,畇畇满野春。
艺禾供庙祭,遗柄利农人。
此诗描绘了春雨润泽大地,农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膏雨既沾足”,生动地展现了雨水的充沛与滋养。接着,“畇畇满野春”一句,以满眼的绿意和盎然春色,展现出雨后田野的美丽与活力。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这场春雨的意义,不仅为庙宇提供了祭祀所需的谷物,也为农人带来了便利与希望,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春雨及其影响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农业丰收的热切期盼。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人文关怀与生命哲学。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鉴止不鉴流,爱此一泓净。
清夜月团团,空明两相映。
芝生玄堂阴,三秀备五色。
烨烨扬辉光,瑞应天中极。
岩岩狮子峰,孤坟屹相对。
维昔征蛮功,象阵悉惊溃。
盘盘虎山岗,矫矫虎臣墓。
嗣子望飞云,徘徊起思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