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纪事二首(其二)

石隙乾坤帝制雄,蟠江丹嶂截飞虹。

貔貅岂料从天下,蝼蚁焉能斗穴中。

五郡牙璋新禹贡,千盘岩壑旧蚕丛。

于今海㝢车书合,青幕非邀一战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隙间天地间的雄伟景象,以“石隙乾坤帝制雄”开篇,展现出一种自然与权力的结合之美。接着,“蟠江丹嶂截飞虹”一句,将江水与山峦的壮丽景色巧妙融合,犹如一道彩虹横跨其间,形象生动。

“貔貅岂料从天下,蝼蚁焉能斗穴中。”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貔貅”象征强大的力量,与“蝼蚁”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力量与地位之间的巨大差异,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力量的不可预测性。

“五郡牙璋新禹贡,千盘岩壑旧蚕丛。”这里通过历史的视角,将现实与古代相联系,既提到了古代的地理划分(禹贡),也提到了古老的民族(蚕丛),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延续。

最后,“于今海㝢车书合,青幕非邀一战功。”总结了当前的局势,表达了和平统一的主题,暗示了通过智慧而非武力,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还蕴含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向往。

收录诗词(7)

徐之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姜女祠

去国寻夫几万程,荒山完节一身轻。

竹支犹写登高恨,泉水空闻痛哭声。

皦日青松余正气,悲风白骨怨长城。

秦灰既冷芳名烈,不比人间儿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孟姜女

祠前芳草踏还生,今昔犹存姜女名。

判死一身归大块,误人百岁是长城。

形留石镜寒生魄,泪滴岩泉夜有声。

故国云山隔湘楚,芳踪何处觅归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烈泉镇

一哭俄看地涌泉,崩城余气格苍天。

寒衣未到人先死,枯骨空携影自怜。

不朽荒祠春寂寂,无穷香誉水涓涓。

停骖此日瞻遗像,苦节应教万世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耀州喜晴口号

十日阴云墨作堆,天风顷刻与吹开。

一声鹊语当头报,已出千岩万壑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