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杂咏(其五)

入谷闻空答,溪深六月寒。

松风三十里,常作九秋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中幽静而清凉的自然景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谷的神秘与宁静。

首先,“入谷闻空答,溪深六月寒。”这两句描绘了进入山谷时,仿佛能听到回荡在空中的自然之音,溪流深邃,在六月依然保持着凉爽的温度,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松风三十里,常作九秋看。”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沿着山路行走三十里的路程中,松林间的风吹拂,如同九月秋风般凉爽和萧瑟。这种对比手法,不仅突出了松林的辽阔与风的力度,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罗浮山独特的自然风貌和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赞美。

收录诗词(334)

张穆(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 字:穆之
  • 号:铁桥
  • 籍贯:明末清初广东东莞
  • 生卒年:1607—1688以后

相关古诗词

罗浮杂咏(其六)

肃肃霜林静,高岩悬玉镜。

何处壑中猿,一啸千峰应。

形式: 五言绝句

罗浮杂咏(其七)

过雨濯芙蓉,轻烟散桃萼。

曲涧吹古香,流入西窗角。

形式: 五言绝句

罗浮杂咏(其八)

石榻寂不寐,松风鸣夜弦。

三更山月晓,蟾影覆人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罗浮杂咏(其九)

邈矣逃闇叟,高风不可亲。

白云缄石室,留取付閒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