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渔家傲》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孤独感。
首句“写罢春怀余墨涴”描绘了诗人完成创作后,心中春日情怀犹存,仿佛余墨未尽,暗示了情感的深厚与绵延。接着“长吟颤动金钗朵”,以金钗的颤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吟诵时的专注与情感的波动,金钗在古代常与女性饰品相关联,此处借以象征诗人的女性特质或内心细腻的情感世界。
“烛外煎愁榴似火”一句,将愁绪比作燃烧的火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痛苦,而“榴似火”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的炽烈。同时,“烛外”二字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增加了情境的氛围感。
“嫠蟾过”中的“嫠蟾”指的是孤月,这里用以表达诗人孤独的心境。“隔墙林影穿帘堕”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神秘的画面,林影穿过帘幕,似乎在与诗人进行某种无声的对话,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显忧郁的氛围。
“独自薰香还独坐”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情景,通过熏香来寄托情感,独自一人静坐,试图从内心深处寻找平静。接下来的“重温旧梦成功课”则表明诗人试图通过回忆过往的美好时光和努力学习来缓解当前的困境,但“排遣千端无一可”则揭示了这种努力的徒劳,所有的尝试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最后,“山饭颗”可能是指诗人对简单生活的一种向往,或是对物质匮乏的无奈描述。“杜陵诗里寻残唾”则表达了诗人试图在古代文学中寻找灵感或慰藉,但最终发现,真正的安慰只能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自我反思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渔家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孤独与挣扎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