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馀春慢.吴城雨中(其一)

树隐千章,风轻五两,堤畔人家容与。

柴门照水,沙岸连樯,一片吴城烟雨。

遥望晓捲疏帘,小妇凝妆,映窗眉妩。

叹天涯客子,三千余里,雁沉江浦。

空闻说、白苎江东,锦帆南国,颠倒醉乡歌舞。

寒林半落,霜叶犹红,愁见凫鸥孤屿。

更羡高风,此邦孺子荒亭,云卿黄土。

问江山、万古茫茫,今夜梦回何处。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惜馀春慢·吴城雨中(其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雨中画卷。开篇“树隐千章,风轻五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茂密的树林和微风中的航船,展现出宁静而淡泊的氛围。接着,“堤畔人家容与”,写出岸边人家生活的闲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柴门照水,沙岸连樯”进一步描绘了水边的景象,柴扉倒影在水面,船只停靠在沙滩,烟雨蒙蒙中透出江南特有的湿润美。接下来,诗人通过“晓捲疏帘”和“小妇凝妆”的细节,勾勒出清晨女子梳妆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人文情致。

“雁沉江浦”则寓言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天涯客子的同情和对家乡的怀念。下文转而描绘了想象中的江东繁华景象和醉乡歌舞,与现实中的孤寂形成对比,增添了忧郁的色彩。

“寒林半落,霜叶犹红”描绘了秋日景色,红叶与孤岛上的野鸭形成鲜明对照,更显孤独。最后,诗人借“高风”、“孺子荒亭”和“云卿黄土”表达对高尚品格和故人的追思,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感慨。

整首词以景抒情,将江南水乡的景色与游子的离愁、人生的无常巧妙结合,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历史沧桑的思考。

收录诗词(407)

梁清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惜馀春慢(其二)燕九忆长安旧游,用周美成韵

灯夕才过,芳原九日,仙阙白云遮断。

帘青酤客,草绿王孙,迤逦暖风轻扇。

驰骤侠少青骢,玉勒金羁,雕弧长箭。

走珠軿隐隐,水边红袖,笑声来远。

犹记忆、朋辈开樽,桥西清眺,沾醉春衣痕染。

习池倒载,兰若停骖,人事倏然多变。

悬想旗亭旧游,一样韶光,柳娇莺倩。

怅离群、数载极目,苍山几点。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惜馀春慢(其三)送春

布谷啼残,野棠开尽,见说绿肥红瘦。

何方系马,是处提壶,输与五陵豪石。

暗想南陌东阡,草乱青袍,飞花眠柳。

似徐娘老去,风情今日,可还如旧。

犹忆得、锦瑟相偎,画楼频倚,低唱翠眉微皱。

软红满目,风雨无端,断送韶华太陡。

试共东君细论,何似休来,来须相守。

未寻春春已先归,愁煞晓钟时候。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惜馀春慢(其四)春雨

晓气凝寒,春阴酿雨,庭院陡然凄绝。

钩闲斗帐,奁闭金虫,儿女麻衣如雪。

追忆私语清宵,世世生生,肯教孤孑。

叹同林栖鸟,一朝分影,空余鹃血。

那忍见、花发新枝,枕回残梦,几阵廉纤未歇。

雕檐淅沥,万缕千丝,滴入愁肠百结。

谁料魂消好春,半臂犹温,三生重说。

最伤心又报,芳原打取,榆钱时节。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霜叶飞.冬日寄怀杜子静

小斋寒冽。疏灯烬,故人梦牵梁月。

贫交管鲍等轻尘,叹世情非昔。极望里、五云清切。

双鱼频寄田间客。

看今古茫茫,问谁是、市中屠狗,西州豪杰。

犹忆祖帐青门,河梁抗手,不数阳关三叠。

归来松菊未荒芜,已自合鸠拙。

霸陵老、岂因人熟,当年对酒燕山雪。

怅离群、回首处,碣石风高,滹沱冰结。

形式: 词牌: 霜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