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莫舞

公莫舞,公莫舞。剑光翕赫,衣袖屡举。

上摩头颅下足跗,前迎后送随仰偻。

挥霍星辰激风雨。庄不停,伯不语。

白蛇中断夜哭妪,五色龙文气如许。

两虎自为雠,秦鹿去无所。鸿门一时公莫舞。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名为《公莫舞》,由明代诗人张宁所作。诗中描绘了公莫舞这一传统舞蹈的壮观场面,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舞蹈中剑光闪烁、衣袖飘扬的景象。

“公莫舞,公莫舞。” 开篇以呼唤的形式,强调了对公莫舞的赞美与期待。接下来,“剑光翕赫,衣袖屡举” 描绘了舞者手持长剑,剑光闪耀,衣袖随风飘扬的动态美。接着,“上摩头颅下足跗,前迎后送随仰偻” 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舞者在舞台上的灵活身姿和多变的舞步,仿佛在空中自由飞翔。

“挥霍星辰激风雨” 这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舞蹈的气势比作星辰划破夜空,激起风雨,形象地表现了舞蹈的磅礴气势和震撼力。“庄不停,伯不语” 则暗示了舞蹈中的庄重与静默,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神秘而庄严肃穆。

“白蛇中断夜哭妪,五色龙文气如许” 这两句通过神话传说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白蛇中断的故事象征着舞蹈中的某种转折或冲突,而五色龙文则寓意着舞蹈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生命力。

“两虎自为雠,秦鹿去无所” 这句话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舞蹈中蕴含的斗争与胜利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命运的无常。

最后,“鸿门一时公莫舞” 以鸿门宴的典故结束,既是对舞蹈瞬间美的赞叹,也是对历史时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舞蹈艺术与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通过对公莫舞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舞蹈的美学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独漉篇

独漉独漉,水清泥浊。清犹可濯,浊则云涸。

鸿雁随阳,载居载翔。不辑于行,而竞稻粱。

朱弦清琴,轸玉徽金。逖矣同心,空此好音。

龙剑之合,精光辉熙。试而无施,不如睽离。

寥寥旷野,以腊以春。有来斯亲,孰知其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淮南王篇

淮南王,好长生。秘书充栋,方士盈庭。

丹符断玉籍,左道迷中行。

刀圭发狂疾,几杖遗深情。

形气不复完,云雨何由兴。

便便小山客,讳死誇飞升。

君不见桥山葬,轩辕浪说垂髯登。

衡阳亦同逝,无士不流声。至今犹慕淮南名。

形式: 乐府曲辞

平陵东

朝望平陵东,暮望平陵东。

松柏摧为薪,豺鼠化飞熊。

苍天不憖遗我公,我不能救将何从。

生人一何多,天道犹未终。旦复旦,平陵东。

形式: 乐府曲辞

巫山高

巫山高,高不极。瞿塘险,深莫测。

欲济无梁,奋飞无翼。

南人思南北思北,心怀中土何由适。

徘徊日暮云,怅望阳台侧。

远道未能归,何因念朝夕。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