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顾天锡夜话和留别韵

路转三湘去更深,潞河西岸浙东浔。

潜鳞自足波涛地,别马长怀秣饲心。

湘女庙前山似黛,柳公亭下石如林。

徵科亦是公家事,民力江南恐未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与顾天锡夜话和留别韵》。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在三湘之地的行进,表达了对友人顾天锡的离别之情。"路转三湘去更深"写出了夜深人静,道路曲折通往湘江流域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潞河西岸浙东浔"则点明了诗人与顾天锡分别的地点,暗示了他们各自将要前往的方向。

"潜鳞自足波涛地,别马长怀秣饲心"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潜在水中的鱼,满足于波涛之地的生活,而友人如离别之马,心中怀念着喂食的时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湘女庙前山似黛,柳公亭下石如林"两句,通过描绘湘女庙和柳公亭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婉的氛围,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情绪。

最后两句"徵科亦是公家事,民力江南恐未禁"则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指出征收赋税也是国家职责,但担心过度征敛会使江南百姓的财力难以承受,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体现了李东阳诗歌的深厚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和韵寄答陈汝砺掌教

寂寞天涯叹所依,海云江月意俱违。

茱萸岁改身仍健,苜蓿秋荒马不肥。

白雪屡传新调寡,青云半觉旧人非。

家山不隔长安路,应倚南楼望夕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游西城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时用倡和四首(其一)

漫忆江湖万里游,西园风景似南州。

青苔地湿频经雨,白苧凉生不待秋。

尘事已醒前日梦,岁华空白几人头。

松醪载得浑拚醉,莫遣飞花浪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游西城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时用倡和四首(其二)

官曹无计可招寻,坐爱林风满素襟。

醉后颇思醒酒石,贫来须办买山金。

花蹊柳径稀疏见,茗碗冰壶次第斟。

欲问五陵歌舞地,我家园树得成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游西城故赵尚书果园与萧文明李士常陈玉汝潘时用倡和四首(其三)

句入西园字字清,葛衣纱帽称閒行。

苔侵翠壁应全遍,果熟青林已暗生。

流水断堤人共远,片云孤鸟意俱轻。

閒官爱说山中话,为有归田录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