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怨

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少妇动离情。

只从问得狂夫处,夜夜梦到洛阳城。

南风吹橹声,北雁鸣嘤嘤。

江流望不极,相思春草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归舟怨》由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创作,描绘了一位闺中少妇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古代女性内心世界的柔美与哀愁。

首句“渡头杨柳青复青”,以渡口边常青的杨柳起笔,营造出一种既生机勃勃又略带离别感伤的氛围。接着,“闺中少妇动离情”直接点明了主题——一位年轻的女子因丈夫远行而产生的离愁别绪。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细腻,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波动。

“只从问得狂夫处,夜夜梦到洛阳城。”这一句通过梦境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少妇对丈夫的思念。她只能在梦中与丈夫相聚,表达了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反差,以及对团聚的渴望。洛阳城作为梦中的背景,不仅象征着丈夫所在的地方,也寄托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南风吹橹声,北雁鸣嘤嘤。”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如南风的吹拂和北雁的鸣叫,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音韵效果,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江流望不极,相思春草生。”这两句将思绪引向无限的远方,江水绵延不绝,仿佛是无尽的思念。而“相思春草生”则以春天的生机比喻女子心中的思念,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达了即使在最美好的季节里,思念也无法消减的深刻情感。

整体而言,《归舟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古代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展现了爱情与离别的复杂情感,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征人怨

瀚海风烟扫易空,玉关归路几时东。

塞垣可是秋寒早,一夜清霜入镜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塞上曲

平沙细草散羊牛,几簇征人在戍楼。

忽见陇头新雁过,一时回首望南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后平湖曲

越女颜如花,吴儿洁于玉。

天教并墙居,不著同被宿。

美人一笑千黄金,连城不博百年心。

楼上墙头无一物,暮爨朝舂一生足。

秋风拂罗裳,秋水照红妆。

举头见郎至,低头采莲房。

郎心只如菱刺短,妾意未觉藕丝长。

与郎期何许,眼碍同舟女。

春波澹澹无尽情,双星盈盈不得语。

十里平湖艇子迟,岸花汀草伴人归。

鸳鸯惊起东西去,惟有蜻蜓接翅飞。

形式: 古风

长安少年行

黄衫少年如玉笔,生长侯门人不识。

道逢豪客问姓名,袖把金鞭侧身揖。

卧驼行橐锦帕蒙,石榴压浆银作筒。

八月苍鹰一片雪,五花骄马四蹄风。

日暮新丰原上猎,三更歌舞灞桥东。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