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太守还柳州

柳江在城南,清接黔中水。

瓯骆一都会,诸蛮所纲纪。

太守汝多才,文武为张弛。

吁嗟喋血馀,未忍事鞭箠。

东下牂牁来,疮痍别千里。

须臾失襁褓,盻盻劳赤子。

良马早还归,殷勤迎玉趾。

片言肉白骨,彼姝何以畀。

饮饯崧丘旁,称诗惟孔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江太守还柳州》。诗中描绘了江太守离开柳州前往其他地方的情景,以及沿途所见的民生疾苦和百姓对官员的深切期待。

首句“柳江在城南,清接黔中水”点明地点,柳江与黔中水相连,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清澈的画面。接着“瓯骆一都会,诸蛮所纲纪”描述柳州作为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心地位,是各族人民的治理核心。

“太守汝多才,文武为张弛”赞扬江太守的才能,既能在文治上施政,也能在武力上维持秩序。“吁嗟喋血馀,未忍事鞭箠”表达了对过去战争和暴力的哀叹,同时也流露出对使用武力的谨慎态度。

“东下牂牁来,疮痍别千里”描绘江太守从遥远的地方来到柳州,沿途所见的创伤和痛苦。“须臾失襁褓,盻盻劳赤子”形容百姓失去庇护,生活艰辛,对官府充满期待。“良马早还归,殷勤迎玉趾”表达百姓对江太守的热烈欢迎和期盼。

“片言肉白骨,彼姝何以畀”比喻江太守的一句话能拯救生命,展现出其影响力之大。“饮饯崧丘旁,称诗惟孔迩”描写在崧丘旁设宴送行,用诗歌表达对江太守的敬意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江太守的才华、责任感以及他对民众生活的深刻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王夫人殉节诗

呜呼岁甲申,皇朝婴大变。

天王死宗社,苦为诸侯先。

谁从烈后妃,厥有邦之媛。

君舅永宁侯,外戚称祥善。

夫人为介妇,早寡剺颜面。

攀髯大小臣,哀哀同白练。

夫人乃九渊,湘君相婉娈。

媳女牵衣裾,诸孙抱环瑱。

相从露井中,玉浆寒辗转。

血射惊鲋鱼,魂浮助龙战。

瓮敝触肌肤,泥深苦吞咽。

沉瓶激哀响,飞绠争幽牵。

波涛忽腾涌,吐色如红茜。

贼奴不敢饮,倾泻手长颤。

匍伏窥潜源,洞门如或见。

冉冉媵文鱼,翩翩翳羽扇。

玉甃发神光,笑口流如电。

蟾蜍衔耳珰,苔藻生金钿。

精灵处太阴,水府开宫殿。

再拜辘轳旁,开渫虞天谴。

玄泉引杳冥,素华四相溅。

瑶瓮以龙腾,洒激如霜霰。

终古此圆渟,上帝可盥荐。

玲珑玉槛施,更作银床遍。

娥月在中央,女星相贯穿。

照胆恐生寒,美人目流盻。

桐华落缤纷,水草何葱茜。

乳脉多潜通,出云动成片。

宜谁此影蛾,罗敷是其选。

形式: 古风

虎门观海作

朝自扶胥南,万里穷泱漭。

溟波接百川,倾泻多奇状。

潮从虎门出,势到沃焦放。

祝融在阴墟,天池正相向。

天命南海帝,来从南岳上。

宫阙临扶桑,百王所禋享。

元气一吐吞,日月光相养。

混沌在中央,精华资酝酿。

咫石天河通,浮槎日来往。

丈夫朝饮牛,牛口吐溟涨。

渚边多织妇,微闻弄机响。

八月水益大,吾欲浮演漾。

槎从海若取,食须天吴饷。

倏忽至云汉,客星恣摩荡。

抚手笑黄姑,独处徒惆怅。

形式: 古风

答陈宛平(其二)

五十尚无闻,岂敢为人师。

区区章句末,腐儒吾不为。

天命在渺茫,垂白犹未知。

老莱事嬉戏,自视如婴儿。

君顾我蓬蒿,存问及孀慈。

茅家苦贫窭,供养无肉糜。

有鸡若鸾鸟,有黍如兰饴。

君为举匕箸,不忍弃寒微。

感兹情意厚,久要以为期。

微尘撼华岳,蚁穴溃金堤。

人言贵深察,强恕有良规。

形式: 古风

答李缓山

昔在建陵时,与君尝不寐。

干将徒出匣,宰割难自试。

纷纷驽骀者,千里先骐骥。

君击唾壶缺,酒酣益涕泗。

神勇笑荆轲,乃为燕丹使。

不与渐离行,匕首无成事。

沉沉夜漏长,棋局消神智。

英雄亦反覆,一子勿倒置。

亚夫苦持重,诸军患儿戏。

乌合取胜稀,皇皇徒逐利。

壮心一日暴,十日寒频至。

拂衣沔阳湖,君归如脱屣。

赋诗向白蘋,垂钓持芳饵。

云梦吞吐时,洞庭为酒器。

遨游至五羊,寻找屠沽肆。

相见即言易,剥极见天意。

乾坤一硕果,万物所从始。

贵以土德厚,栽培无老稚。

相望及春阳,云雨同行施。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