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空山杳无人,幽花吾媚汝。
九州欲贻谁,莫折一枝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寂山中与幽花共处的画面。"空山杳无人"写出了环境的静谧和人迹罕至,"幽花吾媚汝"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而美丽的山花的喜爱和欣赏。接下来的"九州欲贻谁"流露出诗人对这美景无人分享的遗憾,以及对花儿命运的关切,"莫折一枝去"则是劝诫人们珍惜并保护这份自然之美,不要轻易破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细腻,寓言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易顺鼎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其作品常带有时代变迁下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不详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天地何清夷,我歌君和之。
大雪闭皋壤,将子傥能来。
人生何营营,百年事此腹。
惭愧山中人,一月饭几熟。
伟哉祖龙鞭,能叱鼋鼍起。
我醉亦跨虹,游戏四海水。
龙伯与任公,三千六百钓。
鳌乎勿吞饵,恐被五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