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再续士修三绝(其一)》。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直造门来诚有意,不持金去似全名。”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真诚相待的情怀。他不需要任何物质的交换,只要朋友真心实意地到来,就已经是最大的荣幸。这里的“金”可以理解为世俗的利益或者物质财富,而“全名”则象征着清白的名声和友情的纯洁。
“端疑解习叔孙礼,竟酒曾无欢讼声。”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文人雅士间对传统礼仪的理解与实践。叔孙通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儒家学者,他对《周礼》的研究颇有建树。在这里,“端疑解习”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礼制的钻研和尊崇。而“竟酒曾无欢讼声”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场没有争吵、只有和谐气氛的宴席,反映出诗人对古典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友情与传统美德的珍视,以及他对于一种超越世俗纷争、回归到纯粹人际关系和文化内涵的生活态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