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弱柳低垂户,小桃初著花。
春风无管束,贫巷亦矜誇。
老觉桑榆迫,悲伤棠棣华。
劳生皆有役,常苦思无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春时节的贫民居住环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艰辛和无尽思念的情感。首句“弱柳低垂户,小桃初著花”勾勒出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但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象并未带来欢愉,而是与诗人对生活的无奈相互映衬。
“春风无管束,贫巷亦矜誇”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复杂情感。春风本应是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这里却被描述为“无管束”,似乎是在指出即便是自然界也无法控制或约束,而“贫巷亦矜誇”则显示了贫民区依旧保持着一种自尊和骄傲,尽管生活艰难。
中间两句“老觉桑榆迫,悲伤棠棣华”表现了诗人对年迈和生命短暂的感慨。桑榆成长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棠棣花开则是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这些景象让诗人感到悲哀。
最后两句“劳生皆有役,常苦思无涯”深刻地表达了对生活辛勤和精神压力的一种感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劳作和责任,而内心的忧虑却没有尽头,这些都是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和深刻体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复杂情绪,以及他对于生活艰辛、生命短暂和精神压力的深刻思考。
不详
内乐同颜子,高楼慕隐居。
紫苔沿砌合,红糁缀条疏。
谩听平戎操,閒寻种树书。
吾曹清净业,所好在三馀。
寄兴沧洲上,平芜绿又春。
忘机时傲睨,燕坐默存真。
铁砚心逾壮,金楼铸自新。
年来孤节物,懒惰复谁伦。
南国春回早,梅残已换年。
郊原青入眼,老境雪侵颠。
欲和归田赋,仍吟止酒篇。
苦无游宦乐,此兴寄林泉。
十年沧海惯骑■,秋入垂虹豁眼明。
云气蓬莱底难到,洞天林屋没多程。
渔歌三唱客愁破,雁字一行秋影横。
他日若能追鲁望,钓车鱼具送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