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檀河过马

檀州河水如奔雷,千山瀑涨争盘回。

方舟渡人不渡马,人马竞渡声喧豗。

佽飞射士逐凫藻,羽林骁骑鞭龙媒。

投空撇波一以去,嗟呀万辈河之隈。

善马神閒翘足待,驽马气夺低头催。

常马辟易不计里,骄马偃蹇频来回。

圉人或不谙马性,愿公无渡少徘徊。

沙头赤立者谁子,塞下勇健伊为魁。

自言百钱过两马,青铜吾宝金如灰。

解鞍付与蹇共眇,双挽尾鬣相排推。

口濆瀺灂巨鱼避,足蹴霜雪洪涛开。

六尺无从辨腹脊,双尖未没时騀嵬。

有如流沙自天产,贰师拔剑驱衔枚。

又如牛渚自地出,神人执策左把麾。

移时爬沙作蟾步,倏尔腾上辞沿洄。

我马经危犹股慄,何渠作气殊未衰。

同人三两并视此,一笑便欲倾金罍。

洪钧铸物各有用,蠢愚何必非良材。

马倚此人如良造,我倚此马犹舆台。

大川何嫌径利涉,人马相得无相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兆仑的《白檀河过马》描绘了檀州河边壮丽的景象和马匹过河的独特场景。诗中通过河水奔腾、千山瀑布般的比喻,展现出河水的汹涌澎湃。诗人细致刻画了不同马匹在过河时的表现:善马悠闲等待,劣马紧张催促,常马谨慎,骄马反复。诗人借此寓言,指出即使是平凡的马匹,在合适的人驾驭下也能展现出非凡的能力。

诗人还借“沙头赤立者”形象,赞美了勇敢的战士,他们如同驾驭马匹的能手,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从容应对。马匹在过河过程中的矫健身姿和力量,被诗人比喻为自然之力和人力的结合,象征着人与马的默契配合。

最后,诗人感慨洪钧造物各有其用,强调了不论马匹是否显眼,只要有合适的主人,都能发挥其价值。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既展现了自然景观,也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7)

陈兆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过玲珑山同皇四子追和倪太仆敬堂韵

君不见木兰北去路转东,有山不夜如烛龙。

倘逢西僧问,定是灵鹫峰,任尔横看侧看光明同。

缅昔娲皇巧,大圜罗其胸。

补虚炼石有模范,特留此式标元功。

又怪神禹迹,不受造物笼。

巨灵高掌竟未到,异穴宛转栖寒风。

盈盈玉女下窥视,丑丑出鬼难为容。

匆匆还云夜假宿,皑皑阴雪夏不融。

素娥纤纤凝黛浅,扶桑拂拂悬规重。

白毫团团顶自现,新磨濯濯奁无封。

笙簧暗奏窈窈洞,睥睨瑰立崇崇墉。

条条刁刁噫气噫,闪闪烁烁中星中。

毛举众形似,略尽光曈昽。

请言其外郛,妙与幻化通。

初从十里之外望突兀,炯若绛绡委蜕落照红。

旋自远而近,岩若石梁南畔之偃松,霜零雹打青茸茸。

委蛇黝纠兮,生若象鼻舒钩探束藁。

荒凉寂历兮,僵若驼峰埋棘惊仙翁。

侵寻当面正明目,詄若天关外敞中有宫。

六甲飞符疑可致,五丁神力真毋庸。

卑莫若鸟道,陋莫若蚕丛。

方当王驱此选胜,高张三面凌星虹。

因虚共一霍若兽决网,可知人事变化侔天工。

前时过此一题句,强为吴语夸吴侬。

忆君长篇忽有会,濡毫雪幕犹帘栊。

时维九月月既望,波罗叶赤逾东枫。

僧机图是其本号,神尧肇锡曰玲珑。

喜从马上得险趣,回头笑煞扶衰筇。

形式: 古风

赵北口题壁

铁马金戈迹久陈,升平时节物同春。

儿终厮养无奇策,客似相如亦贱臣。

比屋老渔閒挂网,拾樵村媪竞担薪。

从教风日酣高树,合遣余温拂冻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蔡葛山少司寇告养归漳浦

迢遥江路白华明,归思匆匆减别情。

燕子翼乾秋社节,婴儿风落刺桐城。

三峰对酒迎春气,廿载孤眠听漏声。

剩有故衣珍重在,线痕密密似临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南天门

岭路千寻一线环,沿缘石角缓跻攀。

登高宋使孤烟散,唱凯辽师倦羽还。

袖底瓯翻星汉水,马前笏插塞门山。

我来平世家中外,不觉行经虎豹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