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月下闻雁

流光如箭。月满西楼闻过雁。雁是书邮。

月也随伊到陇头。月吾问汝。香雾云鬟无恙否。

雁汝来前。红到花中老少年。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月光和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流光如箭"描绘了时光飞逝之感,"月满西楼闻过雁"则通过满月和南飞的大雁,寓示着季节更替和游子的远离。雁被比喻为传递书信的使者,"月也随伊到陇头"暗示了词人对亲人所在之地的牵挂。

接下来,词人借月向雁发问,询问远方女子的境况:"香雾云鬟无恙否",想象她的秀发是否依旧如云,生活是否安好。最后,词人让雁将问候带到:"雁汝来前,红到花中老少年",意思是希望雁儿能将他的关怀带到,告知那青春如花的女子,尽管岁月流转,他对她的思念永不老去。

整体来看,此词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寄托相思之情,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樊增祥的独特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一)

花枝一束妆台镜。晓月纱窗映。柳疏萝密曲栏东。

屧响玉阶秋晕小棠红。烟沈水榭花纱旧。

悄悄牵罗袖。许卿灯背作家书。

字密错看郎缀一帘珠。

形式:

虞美人(其二)

珠帘一缀郎看错。密字书家作。背灯卿许袖罗牵。

悄悄旧纱花榭水沈烟。红棠小晕秋阶玉。

响屧东栏曲。密萝疏柳映窗纱。

月晓镜台妆束一枝花。

形式:

玉楼春.咏鞋

彩茸金线交相错。斗本色双莲不过。

天教约住软香钩,这缩本鸳鸯谁做。

踏青归后香泥涴。也不用锦裙遮逻。

花间把作暖金杯,乞借与萧郎则个。

形式:

行香子.前题

两瓣芙蓉。长靠屏风。费灯前、几许香绒。

绣帮五色,粉底双弓。有柳般绿,藕般白,杏般红。

响屧房栊。惯识莲踪。恰为伊、疏了春葱。

掌中安置,袖底牢笼。怕帮儿涴,跟儿挫,口儿松。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