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遗书今羽化,传者匪真书。
此老纵横祖,仪秦得绪馀。
这段诗歌是由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收录在他的《杂咏一百首》中。诗中表达了对古籍传承和真伪问题的深刻反思。
"遗书今羽化,传者匪真书。" 这两句诗意在于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如同鸟儿长出羽翼而飞翔,但大多数所谓的“传下来”的书籍并非是真正的、未经篡改的原著。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文献传承中真伪杂陈的担忧。
"此老纵横祖,仪秦得绪馀。"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位学者(此老)对古代圣贤及先哲的研究,他广泛地探索和讨论历史上的伟人,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那样运用其智慧,而又如仪秦,这位学者的研究得到了某种线索或启示。这里强调的是学习古人的智慧,并从中汲取知识。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真知追求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流传文本可靠性的质疑。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向令从七国,是自列陪臣。
太尉空称赏,非知剧孟人。
跳入无人见,谁知有路通。
长房非黠者,草草出壶中。
秦法严堂陛,秦兵绕殿庐。
如何危急际,只有一无且。
白骨因谁活,青牛与尔俱。
未酬再生德,更索积年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