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时不是偏愁我,好事应难总取他。
已被诗魔长役思,眼中莫厌早梅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名为《南至四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拥有和欣赏的感慨,以及诗思如潮、难以自拔的状态。
"花时不是偏愁我,好事应难总取他。" 这两句表明,在花开之时,不仅是我感到忧愁,美好的时光本就难以长久,我们无法将其永远据为己有。诗人通过这一点,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已被诗魔长役思,眼中莫厌早梅多。" 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自己已经深陷于诗意之中,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对美好事物的思考中。而且,即使是早梅这样细小而不起眼的景象,在诗人的眼里也是无比珍贵,视若瑰宝。这里的“早梅”除了指代早春的梅花,也可理解为诗人心中那永恒美好的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花时和好事难以长存的感慨,以及个人深陷于诗意的自嘲,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是一首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无力回天之感的抒情之作。
不详
诗论家。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年华乱后偏堪惜,世路抛来已自生。
犹有玉真长命缕,樽前时唱缓羁情。
一任喧阗绕四邻,闲忙皆是自由身。
人来客去还须议,莫遣他人作主人。
楚老相逢泪满衣,片名薄宦已知非。
他乡不似人间路,应共东流更不归。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