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年七月二十一日祷雨中元水府八月六日展谢祠下皆被旨也然祷后越七日始雨神所为耶其不然也审自神出不无愆期之尤有如不然神之饕上赐也多矣为诗以问之

奉祝出阊阖,祷雨祠中元。

陈祠信已荐,拱俟心亦虔。

山云屡触石,散去如飞烟。

惭衷迫秋阳,汗流颈徒延。

趑趄念亡状,归马不敢鞭。

云台欲旬浃,蹇兆方解悬。

皇慈喜嘉霔,报贶礼弗偏。

谓乃百神功,共相成丰年。

遣昨致祠吏,奔趋各如前。

我载谒水府,意惑口莫言。

黄屋四海心,责已汤未贤。

抑畏动黎庶,精诚格高圆。

正恐三日雨,帝敕下九天。

神令享丰报,然乎其不然。

贪功认有者,鄙贱人所怜。

神聪冠四渎,宜弗蹈尔愆。

益思赞元化,后效图所先。

小臣此将命,芒刺终未捐。

形式: 古风

翻译

恭祝你离开皇宫门,向中元神祠祈求降雨。
陈设的祭品已献上,我内心虔诚地等待回应。
山间的云雾多次触碰岩石,随后散去像飞烟一般。
惭愧的心情在秋阳下更甚,汗水顺着脖子流淌却无法止住。
犹豫不决,想起逝者的模样,驾车回家也不敢用力抽鞭。
祭祀即将满十天,艰难的兆头似乎开始缓解。
皇上的慈爱因这场好雨而欢喜,回报的礼仪不会偏颇。
认为这是众神之力共同成就的丰年。
昨日派遣官员前往祠庙,他们急切地履行职责。
我前往水府拜谒,心中疑惑但无言以对。
作为皇帝,心系天下,自省自己尚未尽善尽美。
畏惧扰动百姓,真诚的心意感动了高远的天庭。
只担心连续三天降雨,天帝的命令从九天而降。
神明的旨意是要享受丰年的回报,这难道不是真的吗?
那些贪婪功劳的人,只会被世人鄙视。
神明的智慧超越四海,应避免犯错。
更应思考如何赞美自然法则,效仿先例以求成功。
我带着这样的使命,即使如芒刺在背,也绝不放弃。

注释

阊阖:皇宫门。
中元:道教中的节日,七月十五。
荐:献祭。
虔:虔诚。
触石:触碰岩石。
飞烟:形容云雾散开的样子。
秋阳:秋天的太阳。
徒延:徒然延长。
亡状:逝者的模样。
不敢鞭:不敢用力抽鞭。
旬浃:满十天。
解悬:解除困境。
嘉霔:好雨。
偏:偏颇。
百神功:众神之力。
丰年:丰收之年。
祠吏:祭祀官员。
奔趋:急切地行动。
水府:水神的居所。
意惑口莫言:心中疑惑但不说出口。
黄屋:皇帝的车驾。
汤未贤:尚未完美。
黎庶:百姓。
精诚格高圆:真诚感动天庭。
帝敕:天帝的命令。
九天:天空。
丰报:丰收的回报。
然乎其不然:果真如此吗。
贪功:贪婪功劳。
鄙贱:被人鄙视。
四渎:古代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大河流。
蹈尔愆:犯错。
元化:自然法则。
后效:效仿先例。
芒刺:比喻困难或压力。
捐:放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作品,表达了对祈雨过程的记述和反思。诗中描述了诗人奉命祈祷降雨于中元水府,祭祀之后虽有些许疑虑,但最终在七日后得到了雨水,诗人对此感到惊讶并质疑是神明的回应还是自然的规律。他反思自己是否过于贪婪,期待神明立即显灵,同时也承认皇上的恩赐丰厚。诗人认为,如果雨水的降临是因为神明的干预,那么应当考虑到神的时间安排,而非人类的急切。他提醒自己要尊重自然变化,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天道,而不是一味追求个人的功利。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天人关系的思考和对神明敬畏的态度。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丁未四月与李叔佩还钱塘道浦江井坑岭赋此诗

扁舟绝惊涛,芒履陟修岭。

跻攀虽小劳,窈窕岂人境。

巨石开双关,有道细如绠。

其中渐宽虚,阔步随所逞。

古木垂嘉阴,一覆馀里顷。

寂寂艳山花,沈沈晦龙井。

时有飞泉落,喷薄珠玉冷。

毛骨皆清凉,反顾发深省。

麋鹿闻人声,骇去山之顶。

春禽正对弄,决起不留影。

岂知道上翁,甚爱幽独景。

如何蒙鄙外,一笑不相领。

负负出前山,迟疑梦初醒。

形式: 古风

几先坐上赠友人

去岁吴江秋水平,系船聊得一班荆。

相思只道心长折,此会那知眼再明。

离合悲欢言不尽,东西南北恨还生。

劝君勿复吝杯酌,漏箭铭盘将五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呈清叟察院三绝(其二)

腊祭精严古院幽,邻房不敢对茶瓯。

何时芒履扶筇竹,度岭相寻溪岸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十月二十三日赵守侵早泛舟游西山有诗即席和此

开船侵晓雾,转棹顺江流。

寺径盘龙腹,州旗映马头。

水边香草细,云际小桥幽。

写物钦清绝,赓篇愧缪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