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孝子诗

秦川有慈乌,故巢遗一雏。

乌飞南海去,孤雏绕树鸣相呼。

鸣相呼,向何处,万里同天不同树。

儿今日夜思返哺,梦中曾识琼州路。

愿乌来巢庭树枝,骤雨颠风终不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通过“秦川有慈乌”开篇,巧妙地引入了母鸟与幼鸟之间的深情互动。诗中的“秦川”,泛指广阔的地域,象征着广阔的世界;“慈乌”则寓意着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母鸟飞往南海,留下幼鸟独自在树上鸣叫,呼唤母亲归来,这一幕充满了对母爱的渴望和对家庭团聚的期盼。

“鸣相呼,向何处,万里同天不同树。”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幼鸟的孤独与思念,它们虽然身处同一片天空下,却因距离而无法相聚,只能通过鸣叫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传递,跨越了空间的限制,展现了亲情之间超越物理距离的力量。

接下来,“儿今日夜思返哺,梦中曾识琼州路。”这里将幼鸟对母鸟的思念深化为对母爱的渴望与行动的准备。幼鸟不仅在梦中寻找回母鸟的路径,更表达了它对母爱的深切理解与回报之心。这种对未来团聚的憧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与传承。

最后,“愿乌来巢庭树枝,骤雨颠风终不移。”诗人以美好的愿望结束全诗,希望母鸟能够回到它的巢穴,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恶劣,母子间的亲情纽带都不会改变。这句话不仅是对母子情深的赞美,也是对人间温情与自然法则和谐共存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慈乌与幼鸟的故事,深刻地表达了亲情、思念与希望的主题,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家庭、亲情以及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与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3)

胡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 字:虚白
  • 号:斗南老人
  •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相关古诗词

鸳湖

银塘水静秋波白,芙蓉挹露香云湿。

翠绡莹浦锦云浓,水纹摇荡双鸂鶒。

妾家住在湖上头,木兰为楫沙棠舟。

错金孔雀笼蝉鬓,百索明珠垂臂鞲。

荡舟日日穿花坞,不觉花深红日暮。

欲将罗带结同心,断藕丝牵不成缕。

金羁白马谁家郎,日光照耀罗衣香。

嫣然一笑却回顾,隔花醉赠双鸣珰。

同心暗结罗襦小,识得君心为花恼。

昔时妾貌似花红,今日红颜镜中老。

坐对芙蓉双泪垂,妾貌君心两不知。

形式: 古风

过崇德

一湾流水碧,船到语儿溪。

官舍三通鼓,人家半夜鸡。

大星临水动,斜月傍城低。

拟作还家梦,惊乌莫浪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游天宁寺

南湖古寺绕流泉,夹道长松翠插天。

长者布金来梵刹,仙华散綵落经筵。

自惭朱绂千微禄,谁向金襕问别传。

他日一龛客我老,看山东土镜湖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刘伶墓

酒浇磊块作平怀,一锸相随死便埋。

个是先生醒时语,醉中那复问形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