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文人徐铉所作,名为《和复州李太保酬笔》。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笔墨艺术的赞美与向往。
首联“处处良工事笔锋,宣毫自昔最称雄”,开篇即表达了对笔墨工艺的推崇,认为每一处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而宣毫因其优良品质,自古以来便被誉为笔墨之中的佼佼者。
颔联“因思南国巾箱学,愿入兰台掌握中”,诗人联想到南方的巾箱学派,表达了自己渴望能成为笔墨艺术中的一员,如同进入兰台般珍贵的环境,接受更高层次的熏陶与指导。
颈联“委质幸归彫玉匣,操词曾侍兔园公”,进一步描述了对笔墨艺术的追求与实践。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有幸将才华寄托于雕琢精美的笔盒之中,并曾在兔园公(古代文人聚会之地)的场合,以笔墨之辞为伴,展现了其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
尾联“一篇丽藻真閒暇,共仰才多道不穷”总结全诗,诗人通过一篇篇华丽的篇章,展现了自己在闲暇之余的创作热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学问无尽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笔墨艺术的赞美与个人艺术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与艺术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