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复州李太保酬笔

处处良工事笔锋,宣毫自昔最称雄。

因思南国巾箱学,愿入兰台掌握中。

委质幸归彫玉匣,操词曾侍兔园公。

一篇丽藻真閒暇,共仰才多道不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文人徐铉所作,名为《和复州李太保酬笔》。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笔墨艺术的赞美与向往。

首联“处处良工事笔锋,宣毫自昔最称雄”,开篇即表达了对笔墨工艺的推崇,认为每一处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而宣毫因其优良品质,自古以来便被誉为笔墨之中的佼佼者。

颔联“因思南国巾箱学,愿入兰台掌握中”,诗人联想到南方的巾箱学派,表达了自己渴望能成为笔墨艺术中的一员,如同进入兰台般珍贵的环境,接受更高层次的熏陶与指导。

颈联“委质幸归彫玉匣,操词曾侍兔园公”,进一步描述了对笔墨艺术的追求与实践。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有幸将才华寄托于雕琢精美的笔盒之中,并曾在兔园公(古代文人聚会之地)的场合,以笔墨之辞为伴,展现了其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

尾联“一篇丽藻真閒暇,共仰才多道不穷”总结全诗,诗人通过一篇篇华丽的篇章,展现了自己在闲暇之余的创作热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学问无尽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笔墨艺术的赞美与个人艺术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与艺术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送蒯员外东游旧治

百岁犹强健,知君即地仙。

孤飞下华表,太息问桑田。

故吏今谁在,高名昔共传。

伊余亦遗老,相送一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王监丞之历阳

叹息曾游处,江边故郡城。

青襟空皓首,往事似前生。

绿绶君重绾,华簪我尚荣。

年衰俱近道,莫话别离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阮殿丞之静海

闻子东征效远官,行行春色黯离魂。

中途辍棹寻吴苑,西向登楼望海门。

鵩舍曾嗟经岁谪,灵光空念岿然存。

陵迁谷变今如此,为我停骖尽酒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周员外之达

之子敷王泽,迢迢蜀栈东。

颁条有馀刃,对酒与谁同。

身占贤良籍,家传道德风。

远民思静理,即此是阴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