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词

林乌夜啼金井西,蟋蟀在户声相齐。

中天无云白露下,渐见梧桐青叶低。

幽闺此时愁独晓,兰灯双照蛾眉小。

歌声恐逐回风高,掩抑冰弦破清悄。

弦中语语心自伤,低头却看明月光。

罗衣一夜惜颜色,庭草明日沾秋霜。

甘心霜下草,秪在阶庭好。

不作白杨花,飞飞洛阳道。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秋夜词》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而凄美的画面。首句“林乌夜啼金井西”以乌鸦的啼声点出夜晚的降临,金井西边更显宁静。接着,“蟋蟀在户声相齐”以虫鸣声衬托出秋夜的寂寥,暗示着闺中人的孤独。

“中天无云白露下”描绘了皓洁的月色和清冷的露水,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清凉。随着夜深,“渐见梧桐青叶低”,梧桐叶低垂,仿佛也承载着主人公的愁绪。

进入闺阁的描写,“幽闺此时愁独晓”直接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独自面对黎明的到来,愁绪难眠。“兰灯双照蛾眉小”通过灯光映照出她的美丽容颜,但愁苦之情并未因此稍减。“歌声恐逐回风高,掩抑冰弦破清悄”写她试图借歌抒情,歌声却被秋风吹散,显得格外凄凉。

“弦中语语心自伤”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低头看着明亮的月光,更添哀思。接下来,“罗衣一夜惜颜色,庭草明日沾秋霜”描述了主人公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衣物的色彩因一夜未眠而显得憔悴,庭草也将被秋霜打湿。

最后两句“甘心霜下草,秪在阶庭好。不作白杨花,飞飞洛阳道”表达了主人公宁愿像霜下的草一般静静守候,不愿如飘零的杨花般远离家乡。这既是对生活的坚守,也是对命运的无奈接受,情感深沉而动人。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以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明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紫骝马

郎骑紫骝马,来向门前下。

马尾捎赤云,银鞍色相射。

愿郎骑马去复来,珊瑚作鞭丝结??。

纵令远去玉关外,千里应须一日回。

形式: 乐府曲辞

爱妾换马

请以白玉质,换君青云骢。

岂不重颜色,所悲道路穷。

朝驰月窟西,夕憩昆崙东。

一去关塞远,宁惜闺帷空。

美人闻马嘶,含涕出房栊。

爱移丈夫性,德称惭冶容。

素丝妾所理,薄奉羁与笼。

愿因承光景,流盼鞍辔中。

君行倘未已,千里仍相从。

形式: 乐府曲辞

长相思

长相思,乃在青天之外,碧海之湄。

我欲见之望不极,侧身太息涕涟洏。

昔与君别者,驱车临路岐。

车尘向南起,回风吹灭之。君行遥遥,邈不可持。

含悲蓄愤,郁其累累。瞻彼出月,弦望有时。

乃靡朝夕,如渴如饥。

落叶飘飖宁返枝,东流之水无还期。

重华一去万里绝,湘江秋竹何离离。

宁为懊恼曲,莫奏长相思。

思长意远君不知,妾心所陈多苦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荷叶黄

荷叶黄,荷叶青,四月五月风日清。

荷叶青,荷叶黄,八月九月秋风凉。

越湖女儿颜似玉,隔船窥郎心眼熟。

赤尾鲤鱼花下游,白头鸳鸯露中宿。

欢会苦乖绝,岁月同飞杨。

王母不西游,蛾眉刷秋霜。

少年之乐乐未央,莫遣老大徒悲伤。

独不见,荷叶黄。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