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饮众芳亭得高字

晨登郡峰首,良游舒郁陶。

褰衣陟萝磴,停策眺兰皋。

崖端俯城肆,树杪瞩归涛。

洞平远帆驶,天净群山高。

旷望信多美,喧浊暂能逃。

况值芳尊酒,一酌解疲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山,傍晚归饮的情景,充满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句“晨登郡峰首”,诗人以“晨”字开篇,点明时间,以“登”字展现行动,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的早晨,登上高处的景象。接着“良游舒郁陶”,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出游的愉悦心情,通过“舒郁陶”三字,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轻松与畅快。

“褰衣陟萝磴,停策眺兰皋”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登山的过程和沿途的景色。诗人脱下外衣,攀爬着长满青藤的石阶,停下脚步,眺望着生长着兰花的水边草地,既体现了登山的艰辛,也描绘了自然之美。

“崖端俯城肆,树杪瞩归涛”两句,从高处俯瞰城市,看到的是繁忙的市井生活;而仰视树梢,远眺归来的海浪,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洞平远帆驶,天净群山高”描绘了广阔的海面,远处的船只在平稳的海面上行驶,天空清澈,群山高耸,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旷望信多美,喧浊暂能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在喧嚣尘世中暂时找到心灵栖息之所的喜悦。

最后,“况值芳尊酒,一酌解疲劳”则点明了诗人的活动——饮酒。在美好的自然风光中,诗人与朋友共饮美酒,不仅解除了旅途的疲惫,更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情趣的品味,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逃避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蓼莪堂

种莪图可茹,养儿欲代老。

莪生化为蒿,儿大不相保。

忆昔儿初生,长育恐不早。

儿羹未及尝,亲骨已枯槁。

譬彼种莪人,爱此颜色好。

岂不勤灌溉,采撷思一饱。

宁知不入口,埋没同秋草。

诗人感兹义,哀哀向穹昊。

堂中有孤儿,千载共忧抱。

我愿天下人,有食奉翁媪。

为莪不为蒿,庶免负遗懊。

形式: 古风

答方以常雨霁见寄

余方卧闲馆,子亦辞公门。

岂惟名迹同,中有素心存。

昨莫枉高驾,飘飖寒雨繁。

觞酌未云洽,烟郭遽成昏。

乖旷积经宿,已复长忧烦。

晨兴束方翰,知子憩幽园。

庭阴绿始遍,时夏鸟无喧。

感物心独悟,思与静者论。

被时想清景,欲往阻修辕。

申章酬佳贶,寂寞已忘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咏怀答宋天章

良辰谁不乐,游子独慨慷。

慨慷亦何为,感物怀故乡。

故乡乱庶已,欲往川无梁。

安得晨风翼,鴥彼西南翔。

出门遇行客,言曾历我疆。

宫室尽为墟,城郭徒悲凉。

访子平生亲,白骨委榛荒。

君子志四海,小人怀一方。

勋名愧远图,岂必梓与桑。

游子不能答,涕下沾衣裳。

叶落粪本根,狐死首山冈。

所生良可乐,贫贱乃其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经德寿宫遗址

废苑民侵久,故迹理当微。

凤础埋将隐,鸳瓦坠应飞。

辇池逢折佩,薙草得遗玑。

西陵亦如此,神游何处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