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子长

欲寻酒处结生涯,安得藤枝引病骸。

栗里对花皆逸事,醉乡眠月亦无怀。

影临秋水疑乌帽,足入云山信短鞋。

起倒惟公深有意,不知何处是瑶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渴望在酒香中度过余生,借助藤枝与疾病相伴,于栗里赏花,醉卧月光之下的悠闲生活。他身影倒映在秋水中,仿佛戴了乌帽,步入云山时脚踏短鞋,自在逍遥。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李子长深沉的情谊,似乎在探寻着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却不知真正的“瑶阶”(象征理想或仙境)究竟在哪里。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6)

李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吴东湖明府升四川成都别驾

千里还乘别驾车,花封刚足百年书。

月离水郭千家暝,春渡巴江万锦舒。

水雪每形歌咏里,功名分付笑谈馀。

丹青胜欲留公影,只恐风流画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飞来寺留别吴邑侯次梁景行韵

看到公心水月羞,民歌柏柏起南州。

日边忧国将成老,郭外行春未尽头。

又到饥寒愁赤子,忍看琴鹤上孤舟。

追随征路无穷意,更借飞来几日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庄明府考绩之京

万户欢腾五裤歌,三年羙锦感民多。

农耕陇上无收犊,渔卧江头不脱蓑。

虎渡江灵时雨化,琴鸣单父晓风和。

追随不觉征途远,儿女情深日易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赠别吴东湖以本省大方伯升湖广都宪

生民十郡起悲凄,无计留恂驻马蹄。

怅望紫薇花底月,清光又照楚天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