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联“晦迹才须一亩间,浮家暂寄五湖边”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隐士远离尘嚣,选择在狭小的一亩之地隐居,暂时将家安置于广阔的五湖之畔,展现其超脱世俗的追求。颔联“官抛印绶轻千里,禄隐渔樵已十年”通过对比官场与隐居生活,强调了隐士对权力和物质的淡泊态度,以及他已在此生活方式下度过了漫长的十年。颈联“眼对云山偏烂烂,腹藏篇牍自便便”进一步描绘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他内心丰富、充实的状态。尾联“政缘欲遂幽栖乐,岂是清时独弃捐”则表达了隐士并非出于逃避现实,而是真心向往宁静的生活,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当世政治的某种不满或无奈。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反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