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嗟哉马正卿,来作同声应。新辟东坡,栽偏山茶盛。
扁舟载月明笛飞声,羡赤壁襟怀两赋情。
花欹三朵仙人鬓,菜煮元修野老羹。
人天证,笑偏从贬谪见生平。
不多时柏石图成,奏凯歌停喜,戎马淘西定。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名为《金落索四首(其四)》。诗中以马正卿为引子,表达了对他的赞赏与敬意。马正卿被比喻为“同声应”,意味着他与诗人有着共鸣和默契。诗中提到马正卿开辟了新的土地,种植了山茶花,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月下乘舟、笛声悠扬的画面,以此来赞美马正卿的胸怀与气度,仿佛他拥有赤壁赋那样的豪情与洒脱。花儿倾斜着三朵,如同仙人的鬓发,而煮好的菜肴则像是元修的野老羹,简单而美味,寓意着生活的朴实与真挚。
最后,诗人通过“人天证”这一句,强调了马正卿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即使经历了贬谪,也能保持乐观与豁达。诗中还提到了不久后完成的柏石图,象征着马正卿的功绩得到了认可,奏凯歌的停止与喜庆的氛围,预示着他在西边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
整首诗通过对马正卿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生活态度以及成就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不详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千金字,五色豪,细认诗人陈检讨。
比东坡,对琴操,月夜花朝,消受风光饱。
把笔处,掀髯微笑。构思时,吟鬓斜搔。
移宫换羽自推敲。
歌来仙吏校,传去解人钞,付卿卿共评度。
玉堂偎傍可儿娇,不但郑樱桃。
把酸寒风味变清豪,婵娟同坐了。
双颊红潮,一声声低和迦陵,鸟醒来何处今宵。
助风魔狂煞诸诗,老问髯翁艳福怎能消?
一样古人才调,甚富贵难相较,浑不是、写麟台容貌。
画凌烟脸脑。烛三条,冰一条,谁家史席红妆绕。
甚处经帷女乐飘。愁鬓刁。
骚,半生来送,穷,文十易稿。